我將書中提到的技巧運用在我的筆記系統中,做了以下改變:
🌟暫存區:捕捉靈感的第一步🌟
首先,我新增了一個暫存區。這是一個專門收集各種想法、靈感和資訊的地方。起初我還想分類主題,但後來就單純暫存。暫存區的好處是我可以快速記錄想法,無需立即決定將其歸類到哪個任務。這讓我能迅速捕捉靈感並保留下來。
在使用暫存區時,我還運用以下幾個小技巧:
- 標註日期:在每個筆記前標註日期,幫助追蹤想法的演變過程。我喜歡看到這是我什麼時候思考到的事,如果是很早以前的構思延續到現在有了結果,對我而言是一種小小的幸福。
- 使用關鍵字:如果能辨識出筆記主題,直接在前面標示關鍵字,提高日後分類效率。
- 不急於整理:暫存區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捕捉想法,不要過於糾結於整理。也不用急著判斷價值,避免因過早判斷而失去未來可能發展的機會。
🌟領域思維:擴展筆記的視野🌟
建立暫存區後,我發現需要在日記筆記系統之外,再建立一個更廣闊的視角來組織這些想法,也就是「領域」。
我認為「領域」是一種更寬泛、更靈活的組織方式。相比僅關注具體的專案目標,領域思維允許我從更高層面看待興趣和關注點。用領域來理解,我感到壓力較小,而且可以好好策劃我想了解、想解決、想調整的事情。
領域的設定可依個人需求調整,例如包括家庭、人際關係、自我成長、工作、財富累積等方面。每個人注重的面向不同。雖然我很少在 Notion 放工作成果,但後來還是開啟了「工作」領域,因為我發現在工作上累積了一些經驗、想法和省思,也需要安排空間來協助我更好的推展下一步的行動。現在的「工作」可能只是「工作」領域的一部分,或未來「職涯」的一部分。「領域」真的是讓個人天馬行空連想的好場所。
相較於具體的專案目標,建立「領域」給人一種更開放、更包容的感覺,其好處在於:
- 靈活調整內容:作為「策展人」,我們可以根據需求隨時調整領域的內容和範圍。這種靈活性使我們能適應不斷變化的興趣和目標。領域間的界限並非固定不變,有時領域內容還可以互相流動,甚至產生新的交叉領域。這種動態組織方式能更好地反映我們思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 捕捉廣泛興趣:有些資訊可能不屬於具體專案,但在某個領域內卻很有價值。領域思維幫助我們保留這些可能有用的資訊。你也可以設定一些不太明確的方向慢慢探索,不必每個目標都遵循 SMART 原則(明確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相關的、有時限的),而是可以比較發散式地蒐集現在還不屬於任務的內容。
我先在系統中新增「暫存區」蒐集碎片資訊,再擴展「領域」思維。這讓我的思考空間變得靈活,原本塞住的系統似乎開啟了一個好的循環,筆記有了透氣的管道。接下來,我會說明筆記在系統中的流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