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

59 位追蹤者
我喜歡透過筆記記錄生活的點滴,深入從不同角度進行人生探索,並練習將每一次探索後的心境變化視為一場豐富的旅程。
avatar-img
喵爪跳跳堂的舒適角落
40會員
50內容數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痛苦加反思等於進步」是瑞.達利歐(Ray Dalio)在《原則:生活和工作》中提出的簡單公式。我在思考,如果在其他情境中加入反思,會帶來什麼意外的驚喜呢?這個問題很適合詢問AI,它立刻就給了我解答! 「反思」可以帶來豐富的收穫,但要做到「反思」,首先需要養成「記錄」的習慣。而最簡單的「記錄」方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1 天前
「有些事情當下的想法可能很消極,但回頭看時,卻有了全新的視角。」 認同!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 小時前
李英華 是啊~然後就會發現自己成長了,多了很多選擇。
在追尋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我們往往被「意義」二字所侷限。起初,我像許多人一樣,困惑於這個看似深奧的議題。我不只想理解何謂「意義感」,更渴望找到明確的方向——確知自己該往哪裡去,在哪裡能留下足跡,如何讓生命綻放獨特的光彩。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我逐漸理解到,意義並非一個可以直接定義的概念,而是在生活中不斷
Thumbnail
安立格-avatar-img
2025/04/25
是不是簡單一下,就給自己一個理由,就像要傷害他人一樣,總得問自己是什麼原因,必須要傷害人家?如果原因很多,就找出最重要的那一個。如果實在找不出,那就表示原因不明,那麼是否有足夠的動能,就存疑了。😊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雅米-avatar-img
2025/04/23
你很棒,為了喜歡與夢想,勇往直前吧…我滿滿祝福~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3
真然 謝謝您,聽說挑戰的過程有些會讓人覺得怎麼都插不出想要的感覺,但有你們的鼓勵,希望我能在過程中,即使遇到挫折,也感受到有趣。
本文探討如何設計人生體驗,並藉由谷川健介的《故事思考》和詹姆斯·沃倫的《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兩本書,提供實用的方法。文章重點在於連結理想狀態、創造角色、運用STORIES行動準則,讓生活更豐富有意義。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4/19
「如果我們渴望被愛,就要在選擇時優先考慮愛人。例如多與正向的人建立連結、常與摯愛交談」 認同!
專注力是成功的關鍵,透過「想-寫-做」三步驟,培養專注力,並將想法付諸實踐,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4/13
謝謝分享,任何事想就做就寫,執行力很重要。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4
雅米 思考力+執行力+挫折容忍力,形成正向循環。
對現代人而言,我們的人生是由無數個選擇堆砌而成的。遠古時代的人類,生活非常緊繃,每天都在為生存奮鬥,一個錯誤的選擇就可能導致家族滅亡,因此必須全神貫注於觀察危機。現代人雖然也面臨生存危機,但多半轉變為對自我價值的焦慮—擔心無法像他人一樣優秀,進而失去享受優質物質生活的機會。一旦能跳脫這個思維輪迴..
Thumbnail
心18-avatar-img
2025/04/05
感恩您用心的創作與引導建議,謝謝您了😊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6
心18 謝謝您的分享~
以三個砌磚工人的故事作為引言,說明人們看待工作的不同態度和動機。文章指出,工作的意義並非單一且固定的,而是多面向且能隨著時間和自身想法轉變而改變。文中建議讀者學習適時轉換想法、細緻品味工作的多重面向,並在工作場域中找到與自己契合的目標,藉此在工作中創造意義並實現個人成長。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9
「我們能夠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可能性。重要的不是工作本身的性質,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它、在其中發現機會」 認同!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30
李英華 發現機會的次數越多,能力就會越變越精湛。
探索生命意義的旅程並非總是充滿快樂,失望、忌妒、痛苦、恐懼等負面情緒也扮演著重要角色。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接納和理解這些情緒,作為自我探索的指南針,引導我們走向更完整、真實的自我。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2
「對生命有限性的認知,反而激發我們追求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限性,讓我們了解不應再浪費時間了,否則沒機會完成願望。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李英華 您說的非常有道理啊
40歲是人生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當內心開始逼問自己:「這輩子真的要這樣過了嗎?」很多心理勵志書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美妙的時間點,它讓你反省自我,並連結未來的你。但走過來的人說,過程真的很痛苦,因為你必須真實地面對自己,才能找到心中的結。
Thumbnail
雅米-avatar-img
2025/03/14
生命的意義? 其實怎麼走 心中自有數 只是 規劃好就不用想太多 問心無愧就好 早安美好,祝福滿滿
 喵爪跳跳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5
雅米 好棒啊 我也羨慕不用想太多的人。我覺得我寫作以後,狀況越來越好,比較能肯定自己的想法和決定~
透過辨識和調適情緒的練習,你已經慢慢掌握到情緒發生的過程,也能夠開始練習改變、調節和控制情緒。這是一種心智成長的過程:當你瞭解自己的情緒來源,你就能調節情緒,更有機會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決定你想過的生活並實現成就。透過持續修改心智,當你面對困境和挫折時,因為選擇不同,你的人生軌道將逐漸偏向理想的方向。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08
「但透過雙方表達訴求,我們就不會陷在情緒中動彈不得,反能擴大理解,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很棒的方法,雙方表達找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