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遇到瑣碎事情、突發想法或有趣資訊。這些零零散散的想法常常很難整理,更別說把它們變成有用的行動了。然而,我們可以改變記筆記的方式,不只是記錄心情,而是把它變成推動任務的工具,開始練習將這些看似無關的碎片轉化為有目的性的任務,也就是透過核心任務筆記的方法為瑣碎的碎片賦予價值。



🌟理解心情筆記的本質🌟


心情筆記不僅是情緒的宣洩。事實上,我們的心得、想法、感覺和反省背後,往往隱藏著我們想要改進、改變、獲得或調整的願望。這個願望就是我們要找出的「任務」重點。

舉例來說,當我看到孩子只是盯著電視,似乎家中沒有什麼能讓他們發洩精力的方式,或是只要假日待在家,就覺得小孩到處搗亂。這看似只是簡單的心情記錄,但實際上可能反映出孩子們無法自行發掘有趣事物的問題。



🌟從心情到任務的轉化過程🌟


要將心情筆記轉化為任務,我們需要經過以下步驟:


- 問題角度思考:我們常難以看出日常瑣事、情緒或資料背後的任務邏輯,因為我們習慣從「現況」的角度看事情,而非從「問題」的角度。嘗試轉換視角,問自己:「這個情況反映了什麼問題?」「有什麼解決方法嗎?」

- 練習問題轉化:隨時留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將它們轉化為可行的任務。這需要時間和練習,但隨著經驗累積,你會越來越擅長這種轉化。

- 盤點現有資源:從問題開始思考你現在有的資源。這個步驟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已有的優勢和可用資源,有助於設定更符合現實的任務。

- 構思解決方案:開始思考可能的行動或改變。在剛開始練習時,你可能會不小心將個別的行動當作任務,但任務是可以產出有價值的事物。當你辨別出這只是任務裡的一個行動之後,再將它歸類在任務底下即可,不需要一次到位。

- 設定具體任務:將解決方案轉化為可執行的具體任務。


讓我們以前面提到的例子來說明這個過程。當我們意識到玩耍品質的問題後,我們可能會開始思考如何讓玩耍時間更有意義。例如,我假日有多少時間能空出來?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帶孩子們出去走走?接著我就可以考慮先調整自己的生活作息和精力運用的方式,將時間空出來陪小孩,或許創建一個資料庫來收集附近可抵達的地方。如果我不能出去走,可不可以花時間陪他們做室內手作呢?有沒有短時間可以完成的手作,又不會讓家裡變得太亂?如果我不能陪他們,那還有誰可以陪他們?或是他們可以一起玩或獨自做的活動?



🌟建立核心任務筆記🌟


一旦識別出核心任務,我們就可以開始建立一個專門的任務筆記。例如,我們可以建立一則「培養孩子自行發掘有趣的事物」筆記。在這個筆記中,我們可以:

- 蒐集閒暇時進行的活動

- 設計該活動的行動計劃

- 配合活動調整生活作息

- 描述進行活動時的心情

- 整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 記錄實踐的經驗和感受


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和嘗試,我們最終可能會意識到,這些行動和清單的目的都是為了「培養孩子能自行發掘有趣的事物」。這就是我們從心情筆記中提煉出的核心任務。但我們會不會一開始就能頓悟呢?我覺得一開始就能辨識出問題當然很好,但即使繞了遠路,最終還是有機會匯聚在一起。建立核心任務筆記,可以幫助我們將抽象的想法轉化為具體的任務。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為筆記賦予明確的方向,使其更有目的性和實用性。而有了一個核心任務筆記之後,我們可以不斷修改和完善這個筆記,使其成為一個動態的、持續發展的任務管理工具。

微笑天使
微笑天使和其他 42 人喜歡這篇
加入討論
Vanessa  Li
Vanessa Li
2024/10/26
1
回覆
4
回覆
黃璧怡
黃璧怡
2024/10/26
1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