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8發佈於 2024/12/09

日前,瓊瑤老師離世的消息,

讓許多人開始思考如何走生命的最後一哩路。


為什麼長期久病纏身或年歲漸長的人,

往往容易失去生存意志。


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在需求理論中提到:

人除了基本生理需求,

更渴望被愛、被尊重,實現自我價值。

可當疾病剝奪了自主能力,

或是當生命歷經太多生離死別、物是人非,

越難滿足上層的需求,

精神上的創傷往往比身體的病痛更難以承受。

甚至有人將這種現象稱之為——

「存在的孤獨」(Existential Loneliness),

彷彿自己與這個世界無關、找不到連結。


⟡⟡⟡⟡⟡


或許我們還年輕,未能設想太遙遠的事情,

卻也能藉這件事一起思考:

「如果身邊所愛之人即將離去,

除了醫療上的照護,我們還能做什麼?」


針對久病及臨終安寧的個案,

音樂治療關懷師可以怎麼做?

提供3種結合音樂的關懷陪伴方式:


1. 聲響回憶,生命回顧

用個案熟悉的樂曲和舊物,喚起生命重要階段的記憶,幫助重溫那些美好時光,有時能協助再發現生命的意義。研究指出,熟悉的音樂能觸動大腦深處的記憶區域,即使意識模糊的病人,也有可能情緒反應和記憶連結。


2. 引導放鬆,降低不適感

透過較柔和規律或特定的音樂頻率和語音引導,幫助緩解疼痛、焦慮和不適。這種方式能降低止痛藥物的依賴,讓病人更舒適地休息。


3. 非語言的溝通及抒發

當個案已難以用言語表達,嘗試讓對方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內心情感,就算只是輕輕搖鈴,也有助於抒發,或是幫助他們好好道別。


*** 要特別提醒的是,面對失去求生意志的個案,又或是還不清楚個案的情緒狀況,在音療關懷介入時必須特別聆聽對方的需求,避免批評的話語、並且隨時注意環境安全,留意易造成輕生或自傷的物品。


⟡⟡⟡⟡⟡


近年來,我處理過無數臨終個案,

在這個邁向「超高齡化」的社會,

離別的方式有許多種,善終是人生至幸,

音樂治療關懷讓個案及家屬在人生的告別時刻

多一份慰藉,少一些遺憾。


⟡⟡⟡⟡⟡

文章同步發佈於 FB、IG、方格子


~用音樂織就溫暖,以關懷點亮希望~

我是音樂治療關懷師謝惠貞

A-rod-avatar-img
A-rod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