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年,也就是公元1637年,夏季六月的丁丑日戌時(黃昏19至21時)正四刻,郾城的天空突然出現了一道壯麗的天象。
《郾城县志》記載:當時天際劃過一顆巨大的流星,宛如一只燃燒的巨碗,炙熱的火焰直衝天際,光芒照亮整個夜空。
這道流星自正北偏西的紫微垣牆處出現,穿越東南方向的虛危二宿,最終在敗白星下熄滅。
它途經之地留下炽熱的赤色痕跡,迅速轉為蒼白,約一小時後完全消失。
大明帝國最後的輝煌
當時的中國由崇禎帝掌政,他已繼位十年。這一年,袁崇煥去世已七年,皇太極在北方建立大清,不斷侵擾明朝邊境。
同時,明末農民大起義如火如荼,李自成已自稱“闖王”,大明內外交困,國勢搖搖欲墜。
然而,就在這風雨飄搖的時代,大明海軍卻在一次意外的交鋒中,戰勝了正值崛起期的英國海軍,這場衝突被後人稱為明英戰爭。
提到中英衝突,人們往往會聯想到1840年的鴉片戰爭。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滿清政府的閉關鎖國夢想被英國的堅船利炮擊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早在鴉片戰爭兩百年前,1637年,明朝便與英國發生過一次交鋒,並以明朝的勝利告終。
戰爭的導火索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崛起時期,經歷伊麗莎白女王的黃金時代後,逐漸成為歐洲的強國之一。
1588年,英國戰勝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啟了稱霸海洋的征途。隨著殖民地的拓展和貿易的積累,英國對全球市場的渴望日益強烈。
此時,葡萄牙人在遠東的勢力已逐漸衰弱,面對荷蘭的挑戰,葡萄牙試圖拉攏英國共抗荷蘭。
1636年,英王命威德爾上尉率領六艘軍艦啟航,目的是突破葡萄牙的壟斷,直接與明朝建立貿易聯繫。
然而,葡萄牙人在與英國結盟的同時,為了保護自身利益,在明朝官員面前極力詆毀英國人,使其形象大打折扣。
威德爾在意識到無法通過葡萄牙獲得貿易權後,轉而直接與明朝接觸,將目標鎖定廣州。
然而,他的傲慢使局勢迅速惡化。威德爾率艦隊強行靠近廣州港口,並攻擊沿岸的虎門炮台。
明朝的守軍奮起反擊,然而,英軍最終攻下了炮台。
英軍的行為激怒了廣州政府。在交涉無果後,廣州政府果斷派出艦隊對英軍展開攻擊。經過激烈的交火,英國軍艦不敵明朝水師,落荒而逃。
最終,威德爾通過葡萄牙人作為中介,向明朝政府賠償了白銀2800兩,並公開道歉。
明朝官員在接受賠償後,允許威德爾完成一次貿易,條件是貿易結束後必須立即離境。
威德爾在完成貿易後,率領船隊返回英國。
這場衝突的結果令人深思。為何在國勢衰弱的情況下,明朝依然能夠取得勝利?
首先,當時的英國雖然已經開始崛起,但尚未經歷工業革命,其軍艦技術並無壓倒性優勢。
威德爾的艦隊僅有六艘軍艦,面對沿海的明軍防線,無法輕易取勝。
其次,威德爾的目標並非全面征服,而是尋求貿易機會。他的狂妄行為更多源於對明朝實力的低估,當遭遇挫敗後,迅速選擇妥協。
此外,明朝水師的迅速反應以及官員的果斷決策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明末的內憂外患中,雖然中央政權積弱,但地方政府在面對外敵時依然有能力作出強硬回應。
這場衝突在某種程度上維護了大明的尊嚴,展示了即使是風雨飄搖中的明朝,依然有亮劍的勇氣。
戰後評估
然而,這場明英衝突的結果也顯示出微妙的雙贏局面。
對英國而言,雖然付出了白銀賠償和一定的名譽損失,但最終完成了貿易,其收益遠超賠償金額。
對明朝而言,成功擊退外敵,維護了主權與尊嚴。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場衝突只是大明末年的一個小插曲,但它蘊含的意義卻不容忽視。
在崇禎年間內外交困的局勢下,明朝依然能夠在與新興海上強國的交鋒中占據上風,這是明末海防的一次成功嘗試,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在困境中的抗爭精神。
雖然流星的光芒早已消逝,然而那片夜空的短暫輝煌,彷彿映照出一個時代的縮影。
這顆象徵著大明最後輝煌的流星,也見證了大明海軍與英國初次交鋒的歷史瞬間。
【出處】
清順治十六年編《郾城縣誌》
【原文】
崇禎十年夏六月丁丑戌正四刻,
有流星形如巨碗,赤焰竟天,光芒輝煌,起自正北偏西紫微垣牆之內,
流于東南虛危二宿之中,墜于敗白星之下而滅。
所歷之處,結成赤跡,須臾變成白色,約四刻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