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槍とも長い付き合いじゃな。最期に一振りと思うたが・・・もういかぬわ・・・
這把槍陪伴我很久了……真想再和它大幹一場……
【本傳】
天文十七年(1548年)二月八日,一個寒意尚未退去的清晨,本多忠勝降生於三河國,這位在日後成為戰國史上傳奇名將的英雄,自幼便展現了過人的氣概。
他是本多忠高之子,乳名鍋之助。在忠勝尚未誕生前,其父忠高已在安祥城對抗織田信秀的戰役中身負重傷,血染沙場,年僅二十二歲便壯烈犧牲。
忠高的早逝讓母親小夜帶著年幼的忠勝遷居洞村,開始了他們堅毅生活的序章。
幼年的忠勝在洞村的歲月裡,接受了嚴格的書法與武藝訓練。他的槍法尤其卓越,據說孩童時期便能單手持槍,令人刮目相看。
弘治元年(1555年),八歲的忠勝被送往妙源寺,師從慶泉和尚研讀《孫子兵法》。
他的敏銳與過人的領悟力贏得了慶泉的盛讚,稱其為奇才。翌年,忠勝開始遊歷三河各地,尋求更多武學知識。
弘治三年(1557年),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十歲的忠勝應召成為松平元康(即後來的德川家康)的近侍,從此開始了與家康並肩作戰的生涯。他的忠誠與英勇為松平家帶來無數榮光。
永祿三年(1560年)五月十九日,忠勝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初陣 —— 大高城運糧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織田信長親率大軍襲擊松平軍,忠勝奮勇迎戰,以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魄展現了過人的武勇,令松平家的老臣們驚嘆不已。忠勝的名字從此開始響徹三河,武勇之名如新生旭日般閃耀。
桶狹間之戰後,今川義元死於信長奇襲,今川家的勢力迅速瓦解。德川家康決意獨立,開始步入歷史的中央舞臺,而忠勝則成為他身邊最不可或缺的猛將。
永祿四年(1561年),忠勝參與攻打長澤城,面對叔父本多忠真的勸說,拒絕接受讓予的戰功,怒斥道:「武士之功當憑己力,豈能接受他人之讓予!」
隨後,他單騎衝入敵陣,親取首級,以行動證明其信念。這一舉動令家康大為欣賞,視他為松平家中最具潛力的武將。
永祿五年(1562年),家康與信長締結清洲同盟,改變了東海道的戰局。
在清洲城會盟時,忠勝直言不諱地譴責織田家臣的不敬之行,喝令對方自律,展現了其堅毅果決的性格,令信長也為之刮目相看。
三河一向一揆期間,忠勝身著新製的鹿角兜,手持家康賜予的名槍「蜻蛉切」,大破一揆之眾,威名遠揚。
人們見到他時,驚呼:「此乃蜻蛉切之平八郎!」在攻陷勝鬘寺的戰鬥中,他以過人的膽略擊敗蜂屋半之丞,穩固了德川家的勢力,並獲得「功勳第一」的封賞,自此奠定了松平家第一猛將的地位。
此後,忠勝隨家康逐步平定三河,並於永祿八年(1565年)成為德川家騎兵隊隊長,統領三萬六千石領地。
他的騎兵訓練法獨具匠心,強調速度與靈活,使麾下士兵如同「三河飛將」般勇猛無敵。
為增強火力,他更親自指導火炮部隊的射擊技術,令德川軍的戰力大幅提升。
永祿十年(1567年),忠勝被編入家康的「本陣七將」,開始直接參與重要的軍事決策。
姊川合戰中,他單騎與敵方猛將真柄直隆激戰,最終擊敗對手,助德川軍贏得勝利。
信長讚譽他為「日本之張飛」,親為其斟酒,表達敬意。這一榮譽,無疑是對他戰場英姿的最大肯定。
三方原之戰是忠勝生涯中的另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在阻擋武田信玄軍的激戰中,他以一騎之力奮勇抵擋敵軍,成功掩護家康撤退。
武田家將領小杉左近讚嘆道:「德川家有本多平八郎,實乃不世之奇才!」忠勝的英勇事蹟在甲、駿兩國傳頌,奠定了他不敗之將的美名。
天正三年(1575年)長篠之戰,忠勝再度以火炮隊指揮官的身份參戰,協助家康和信長徹底擊潰武田勝賴,徹底改變戰國時代的勢力版圖。
他冷靜果敢的指揮,使武田騎兵無法近身,確保了聯軍的全面勝利。
忠勝與家康的關係如魚水般密切,他的忠心與勇武為德川家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小牧長久手之戰時,他單騎迎戰羽柴秀吉的精銳,成功守住戰線,其英姿甚至令秀吉感嘆:「此人勇猛無比,若能為我所用,必是無價之寶。」
隨著時代推進,忠勝以智勇兼備的風範贏得世人的尊崇。
天正十四年(1586年),他被任命為中務大輔,象徵著其功勳與地位的正式肯定。
他在整頓領地與修築城池方面也展現了卓越的才華,進一步鞏固了德川家的基業。
本多忠勝生平出入五十七場戰役未曾受傷,故有人稱其為「八幡大菩薩」的化身,多次被當世名將所稱讚。
他的忠誠、勇氣與智慧,彷彿映照著那柄蜻蛉切槍的鋒芒,穿越歷史的煙塵,熠熠生輝。
他以血與火寫就了屬於自己的傳奇,而其名字,必將永遠銘刻在日本戰國的史冊之中,成為後世景仰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