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老夫不支持 #初任教師兼任行政。
在整個師培的過程中,教育學程只教我們教材教法、教育/輔導心理學、班級經營等,沒有教我們如何當一個行政。師培就是培養出一個教育工作者,也因此初任教師剛踏進學校這個職場就應該讓他有機會好好地實踐所學的一切、學以致用。
如果在中小型的學校,教過一輪的課任課程或帶過幾年的導師後,應該或多或少都可能輪過科召集人、教評委員、課發會成員、特殊教育委員會成員或至少請購過東西,對於學校行政運作稍微有點概念後,再委以行政的業務讓他嘗試(當然若初任教師教了幾年後,本身有意願主動挑戰行政職務更好)。免得揠苗助長、讓一個本來有教育熱忱的年輕新血,一踏進這個職場馬上就覺得很崩潰:什麼調整對照表、什麼轉正、請撥單⋯⋯以前讀書時根本都沒有教啊!
另外衍生出一個話題:那找人來專職行政,教師回歸純粹教學好不好?老實說,我不認為這樣會比較好,總務處的庶務、出納及文書組等,因為不涉及課務或學生事務,找專門的公務員負責沒問題,但以教學組、活動組這類跟學生有關的組來說,一個純行政的公務員,他可能因為沒當過老師,安排課務的時候不會清楚一些配課組合的竅門。不太曉得安排活動行程時要留意學生的哪些習性,才會排得合理、活動順暢。學校裡大部分的行政會存在,是因為師生在進行課程活動時有需求才成立的,包含申請計劃,若不是由有教師相關背景的人來編寫,沒辦法想像課程/活動的內容怎麼進行,怎會清楚應該編什麼費用、多少節鐘點/出席費、以及資本門設備要編列什麼?
至於教師甄試的行政口試時,問應試者「如果你今天擔任一位教學組長,你遇到排課問題時如何解決」這種情境題,反正就是看看應試者的反應如何以作為參考。但如果問應試者:「如果今天錄取你,然後請你當XX組長,你願意嗎?」個人覺得這種問法就很沒意義,應試者想要錄取,當然都會回答「我各種挑戰都願意試試看、全力配合!」
真的很沒意思的題目。
#厭世教師 #厭世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