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過 #音樂治療關懷師的條件 ,建議必須具備基本的音樂素養(忘記的人可以翻翻前面的文章),因此時不時有一些讀者粉絲詢問:
「沒有專業音樂背景、不是音樂系學生,如何培養音樂素養呢?」
「我只知道很好聽,但除此之外都聽不懂啊~」
國民義務教育中把音樂課放進必修課程中,絕對是有其用意和目的的,所以每個人其實都有基本的音樂素養跟賞析能力,只是長大後因為生活忙碌,少有人持續有意識、有規劃的深入學習。
所以,今天想分享 3 種有計劃培養音樂素養的做法,不分年齡性別、沒有專業門檻,都可以立即實作喔
⟡⟡⟡⟡⟡
1. #了解音樂背後的故事
從熟悉的、自己喜愛的音樂作品開始,了解創作者的個人背景、創作理念與時代意義。
為什麼許多動漫和影劇的 OST 和 BGM 總是讓人一聽就想起劇情、一聽就忍不住想落淚?正是因為我們被歌曲背後的故事觸動了!
最知名的譬如貝多芬在備受耳聾和生活所苦之際,創作了《命運交響曲》;東方電影配樂大師、吉卜力工作室的音樂總監久石讓,以關懷生命為寓意的《天空之城》配樂流傳至今近40年,每當副歌奏起,就讓人忍不住放下手邊的事,想專心聆聽。
了解詞曲背後的故事之後更能領略其中的感動;音樂便不再只是單純的旋律,而是一扇通往不同人生、文化與歷史的窗口。
2. #嘗試跨感官的音樂體驗
音樂不僅是聽覺的藝術,更是一種全方位的感官體驗,我們可以廣泛的參與各種形式的音樂會和音樂活動,嘗試感受其中的美感和特質,包括:曲調、節奏和聲、音色、曲式等⋯參與現場音樂會時,留意演奏者的呼吸節奏如何帶動樂曲,觀察指揮家的手勢與樂團音色的變化關係。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嘗試將音樂與其他藝術形式連結。例如:聆聽印象樂派德布西的《月光》時,對照莫內的印象派畫作,感受兩種藝術媒介如何詮釋相似的意境。
3. #建立自己的音樂歌單和學習日誌
可以按照不同音樂主題、類型(如古典、爵士、搖滾、世界音樂...)或音樂要素(如旋律、和聲、節奏、曲式...),逐項學習聆聽,寫成一本專屬自己的音樂筆記,把前兩點的樂曲背景、個人感受、不同版本的詮釋和比較,或任何印象深刻的部分記錄下來,成為自己培養音樂素養的最佳見證!
⟡⟡⟡⟡⟡
音樂素養的養成是一趟終身的旅程,重要的不是達到何種專業程度,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美好、創造美好的能力,這應該是一個很享受、很放鬆的過程。
音樂治療關懷師的專業之一就是帶領個案去發掘讓自己舒心療癒的音樂類型,讓他人療癒之前,別忘了先探索、觀照自己的喜好。
不論在人生何種階段、不論面對什麼樣的情境,都能藉由音樂的力量,找到屬於自己的心靈角落。
⟡⟡⟡⟡⟡
用音樂織就溫暖,以關懷點亮希望
我是音樂治療關懷師謝惠貞
文章同步刊載於 FB、IG、方格子
2025授課邀約,請填寫個人網站表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