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が香を 袖に移して とどめおき 春は過ぐとも 形見ならまし
我欲袖帶梅花香 奈何春去不復返
森蘭丸有戰國第一美少年之稱,其驚人美貌,連外國使者都為之讚嘆不已。
【本傳】
森蘭丸(1565—1882年6月21日),本名森成利,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以年少才俊和英勇殉主的事蹟聞名於世。
他的家族屬於清和源氏系統,源義隆為其祖先,森氏因此而興。
其父森可成乃織田信長的重要家臣,兄長森可隆、森長可皆是名將,而弟弟森坊丸、森力丸與森忠政亦隨其步伐,在歷史上留下足跡。
早年經歷與家族命運
元龜元年(1570年),年僅六歲的森成利便開始承受家族命運的波折。
同年,兄長森可隆初陣於手筒山戰死;不久後,父親森可成為阻擋朝倉、淺井聯軍而戰死於宇佐山。
森家元氣大傷,年僅十三歲的次子森長可倉促繼任家督。織田信長對森可成之死深感惋惜,遂保全了森家的地位。
然而,森家根基動搖,森成利年幼,注定踏上仕途,以小姓身份侍奉織田信長。
仕途起點與寵愛
初入信長麾下的森成利並非立即得寵。織田信長素來重用小姓,如前田利家、堀秀政皆是出類拔萃之輩。彼時,信長最為器重的乃是萬見重元。
然而,天正六年(1578年)萬見重元於攻打荒木村重的有岡城時戰死,森成利遂迎來上位契機。
信長對其英俊的外貌與聰穎機敏另眼相看,加之父兄忠勇事蹟加持,逐漸委以重任。自此,森成利成為信長最親近的小姓,備受倚重。
天正年間的崛起
天正七年(1579年)起,森成利的職責涵蓋撰寫副狀、擔任奏者與使者。
他能準確傳達信長命令、妥善安排會見事宜,甚至代筆處理朱印狀的詳細解釋,其工作之繁重與責任重大,遠超前輩小姓。
憑藉才貌兼備與穩重作風,他成為信長的重要心腹,其受寵之深為當時少見。
成利更以其敏銳見解影響信長。天正八年(1580年),石山合戰末期,他建議信長與本願寺顯如進行和談。
成利的母親妙向尼信仰一向宗,為和談穿針引線,成利則以母子決絕自殺為誓,說服信長。
最終在朝廷敕令下,顯如撤離石山城,石山合戰和平落幕。成利此舉在暗中促成局勢轉圜,顯示其膽識與智略。
本能寺之變與英勇殉主
天正十年(1582年)6月2日,本能寺之變爆發,明智光秀叛變,突襲京都本能寺。
森成利當時侍奉信長左右,與兩位弟弟坊丸、力丸共同奮戰。他率先發現叛軍旗幟,立刻報告信長,並奉命點燃寺內火勢。兄弟三人持槍奮戰,最終皆被斬殺。
成利據說以身擋住刺向信長的矛,為保主君尊嚴力戰至死,其忠誠震撼人心。
成利戰死後,葬於阿彌陀寺,法號月江宗春居士。他短短十八年的生命,猶如流星般耀眼,以忠誠和勇氣為織田家畫上壯烈一筆。
後世形象與文化影響
森蘭丸之名流傳甚廣,形象美化為貌比女子的俊秀少年。在江戶時代小說、戲劇及現代電玩中,他屢被描繪為信長的摯愛小姓,甚至有主從之間的情感傳說。
此類描述雖缺乏史實支持,卻反映了人們對他才貌雙全、忠貞殉國形象的浪漫化詮釋。
名字的演變與使用
史料中對森成利的稱呼多為「亂」「亂法師」或「御亂」。蘭丸這一名字並未見於當時文獻,據說為信長取名之雅稱。
信長喜愛蘭花,遂以此喻成利之芳華,成就「蘭丸」之名。後世之《寬政重修諸家譜》與《森家先代實錄》中,成利的名諱亦被修飾為長定,但其自筆署名「成利」更具史實意義。
森蘭丸的故事,穿越時空,激勵無數心靈。他那忠肝義膽、忠於信念的形象,為戰國風雲添上一段壯麗悲歌,令人感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