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獨自風流

何事も夢まぼろしと思い知る身には憂いも喜びもなし

一切皆夢幻 無喜亦無憂



【本傳】

足利義政(1436年1月20日—1490年1月27日),是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將軍。他的一生充滿矛盾與衝突,既是政治上的失敗者,也是文化上的奠基者。

在他的時代,幕府權威日漸衰微,戰亂不斷,而東山文化卻在這片混亂中孕育而生,為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早年與將軍之位


足利義政幼名三寅,生於1436年,母親是日野重子。他的父親足利義教在嘉吉之亂(1441年)中遭赤松滿祐暗殺,幕府政局大亂。

義政的兄長足利義勝短暫繼位,但僅一年便早逝,年僅八歲的義政被擁立為將軍。

初登將軍之位的義政,依賴管領畠山持國與其他幕府重臣輔佐。然而,幕府內部派系鬥爭不斷,守護大名勢力日益強大,中央集權逐漸衰退。

義政起初希望效法祖父足利義滿與父親足利義教,強化將軍權力,但個性優柔寡斷,缺乏政治手腕,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


應仁之亂的爆發


1464年,義政因無子嗣,決定迎弟弟足利義視還俗,並立為繼承人。然而,1465年,正室日野富子誕下一子足利義尚,使繼承問題變得複雜。

日野富子與細川勝元支持義尚,而義視則獲得山名宗全的擁護,兩大勢力因此形成對立。

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這場戰爭不僅是將軍家族內部的紛爭,更牽動了畠山、斯波等大名家族的繼承問題,戰火迅速蔓延至整個日本。

義政起初試圖保持中立,然而最終倒向細川勝元率領的東軍,進一步加劇戰亂。

應仁之亂持續了11年,京都被燒毀,幕府威信蕩然無存。義政雖名義上仍為將軍,實際上已無力控制局勢。他在戰爭期間變得愈發消極,對政治感到厭倦,轉而專注於藝術與文化。


隱居東山與文化成就


1473年,義政將將軍職讓給年僅九歲的義尚,自己退隱東山,開始沉浸於藝術與園林建築。他興建銀閣寺,並推動茶道、連歌、能樂、書法等文化發展,開創了獨具特色的東山文化。

東山文化的核心理念強調「閒寂幽玄」,不同於祖父義滿所推崇的華麗金碧風格。銀閣寺的建築風格低調而內斂,象徵了義政晚年對簡樸美學的追求。這種風格影響了後世的日本文化,成為日本美學的重要基石。


晚年與逝世


1489年,足利義尚去世,義政再度短暫介入政治,但已無力回天。1490年,他在東山病逝,享年55歲,法號「慈照院喜山道慶」。

義政的生涯充滿矛盾,他未能維護幕府的統治,卻成為日本文化的奠基者。他的政治失敗加速了戰國時代的到來,但東山文化的影響卻流傳至今,成為日本美學的精髓。

正如後人所評:「義政雖無力守護和平,卻創造了永恆的文化之美。」

御穆雪-avatar-img
御穆雪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