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獨自風流

もしを草あまの袖じの浦波に やどすも心有明の月 出る日のよの国までの鏡山を 思し事もいたづらの身や

如果能在海灣的波浪中休息,當月亮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那座通往日出之地的鏡山。




【本傳】


足利義尚(Ashikaga Yoshihisa,1465年12月11日—1489年4月26日)是日本室町幕府第九代征夷大將軍,為足利義政與日野富子之子。他的生平充滿權謀與動盪,最終在試圖恢復幕府威權的努力中英年早逝。


幼年與將軍繼承之爭


寬正五年(1464年),足利義政已年逾三十,與正室日野富子成婚十餘年,遲遲無子,遂決定讓其已出家的弟弟足利義尋還俗,改名為足利義視,並收其為養子,以承繼將軍之位。

然而,翌年富子誕下一子,即義尚,這使得將軍家內部的權力天平開始傾斜。

義政與富子自然希望讓親生兒子義尚繼承將軍之位,富子遂拉攏有力守護大名山名持豐(即山名宗全),試圖讓義尚順利繼位。

然而,義視對此深感不滿,並得到了管領細川勝元的支持。兩派勢力因此爆發嚴重對立,並最終導致應仁元年(1467年)爆發長達十年的應仁之亂。

這場戰爭不僅起因於將軍繼承之爭,幕府重臣畠山氏與斯波氏的家督爭奪戰亦是導火線之一,亂局迅速擴大,室町幕府的威信受到沉重打擊,日本也自此進入戰國時代。


即位與母權干政


文明五年(1473年),應仁之亂的兩大主導者細川勝元與山名持豐相繼去世,東西軍勢力遂達成和解。

同年,義政將將軍職讓予年僅九歲的義尚,自己則隱居於小川御所,與富子分居。然而,由於義尚尚年幼,母親富子遂掌握幕政大權。

文明八年(1476年),將軍府邸花之御所在戰亂中焚毀,義尚與富子遂遷至小川御所。此後,應仁之亂所引發的「下克上」風潮席捲全國,各地家臣相繼反叛主君,守護大名亦拒絕服從幕府,令室町幕府權威大幅下降。


討伐六角氏與長享延德之亂


面對幕府威信的衰頹,義尚決心恢復將軍權威,遂於長享元年(1487年)九月十二日,親率奉公眾兩萬餘人征討近江守護六角高賴,史稱「長享延德之亂」。

六角高賴捨棄居城觀音寺城,退入甲賀山區,並展開長期遊擊戰,對抗幕府軍。義尚遂於近江鉤(今滋賀縣栗東市)駐軍,並設立臨時將軍御所,史稱「鉤之陣」。

在此期間,義尚一方面接見來自京都的公家與武士,以奢華儀典展現幕府威嚴,另一方面則積極指揮對六角氏的軍事行動。

長享二年(1488年),義尚改名義熙,並於同年九月十七日升任內大臣,權勢一時鼎盛。

然而,在討伐六角氏的過程中,義尚逐漸沉迷酒色,不理政務軍事,使得原本旨在恢復幕府威信的近江出征,反而成為幕府權力進一步瓦解的導火線。


病逝與影響


長享三年(1489年)三月二十六日,年僅二十五歲的義尚於鉤之陣所病逝,死因據傳為長期縱情酒色導致的腦溢血。其死訊震動京都,母親富子哀慟不已,然而幕府政局卻陷入更深的混亂。

義尚未曾育有子嗣,因此翌年(1490年),富子迎立前將軍義政之弟義視之子足利義材為室町幕府第十代將軍(亦有說法認為義材曾為義尚的養子)。

然而,義尚之死也象徵著室町幕府實權的進一步流失,地方勢力更加崛起,「下克上」的時代風潮愈演愈烈,戰國時代的混亂局勢遂愈發加深。


總結


足利義尚的短暫一生可謂室町幕府由盛轉衰的縮影。他幼年因將軍繼承權之爭而成為應仁之亂的關鍵人物,成年後則試圖扭轉幕府頹勢,發動討伐六角氏的戰役。

然而,雖有一時之功,卻因沉溺享樂而未能善終,終致英年早逝。其死後,幕府權威愈加衰微,戰國時代的混亂局勢更難以挽回。

御穆雪-avatar-img
御穆雪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