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旭在《藉口GO》宣傳了兩年的《哈爾濱》,看了才發現和兩年前的音樂劇電影《HERO》是取自相同的歷史事件。如果說《HERO》是風格化的改編,那《哈爾濱》在電影元素上雖屬於中規中矩,卻也讓本質更貼近事件的民族意義。同理,角色們的「英雄性」甚至「神聖感」作為戲劇可能覺得過簡或狗血,不過到最後這股群像的共通力量是有厚度的。
而縱使亮著「年度預算最高韓國電影」的招牌,不過不帶娛樂片的期待才正確,預算的使用更在還原百年前的環境並由此突顯小人物的革命力。大場面有,很少,但我尤其喜歡,因為它不華麗,而是蠻橫,貼合角色及戰爭的現實。至於大把的文戲也許一度缺少感染力,但隨著內憂外患的行動,仍逐漸扣起故事,能沉浸,有張力。
《哈爾濱》內核明確,關於大韓民國的獨立、抗日勇士不閃亮卻輝煌的過去,以及至今依舊重要的愛國的民族性。作為電影表達,就已非常成功。而加工過的角色(李棟旭)和此外的歷史表述、環境還原還有美男演員,倒當作加分項看即可。
/
電影評價:B-
台灣上映日期:2025.01.29
台灣代理片商:網銀國際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