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獨自風流

世の中の 米(よね)と水とを くみ尽くし つくしてのちは 天つ大空

汲盡世間米糧水,劫盡破空迎涅槃。



【本傳】

島津義久(1533年3月4日—1611年3月5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薩摩國島津家第十六代當主。義久的政治與軍事才能,使他成為當時九州地區的領袖之一。作為島津貴久的長子,義久從小便受到家族期望的重擔,祖父島津忠良曾高度評價他是「三州總大將之材德」,可見對其才能的期許。義久的生平,無疑是一個以智勇雙全、堅毅果敢書寫的傳奇,且其所創下的傳奇,至今仍令後人銘記。


義久的生平經歷了無數的戰爭與波折,但他憑藉著過人的智慧與膽略,無論在軍事還是政治上,都展示了非凡的領導才能。他幼年時,島津家正處於動盪的時代,而義久則肩負起了繼承家族與擴展勢力的重任。他的初戰便是與父親島津貴久一同平定薩摩、大隅的地方勢力,擊敗了蒲生氏、祁答院氏等敵對勢力。這些早期的戰鬥,雖然規模不大,但卻奠定了義久日後名聲的基礎。尤其是在1566年,義久正式繼承家督,成為島津家第十六代當主,開啟了他真正的統治生涯。


義久的統治方式不僅僅是依靠武力,更重要的是他對領土的統一與內政的穩定。薩摩、大隅兩國逐漸歸於他的麾下,而日向國的伊東義祐亦逐步成為他強大勢力下的對手。1572年,伊東義祐發動進攻,企圖借著強大的兵力反制島津家。然而,義久的弟弟島津義弘在木崎原以極為巧妙的「釣野伏」戰術迎擊敵軍,成功將伊東軍擊潰,並斬殺伊東軍總大將。這場戰鬥的勝利,猶如九州版的桶狹間之戰,使得伊東氏的勢力大幅衰退,為島津家統一三州(薩摩、大隅、日向)鋪平了道路。


義久的軍事策略極為精妙,並且擅長利用敵人的弱點來實現戰略上的成功。例如,在1578年的高城之戰中,義久成功地利用大友軍的內部矛盾,以少數兵力反敗為勝,將大友軍打得落花流水。這樣的勝利不僅增強了島津家的影響力,也為後來的九州統一奠定了基礎。隨著大友宗麟勢力的衰退,島津家迅速加強了對九州其他地區的控制,先後平定了球磨的相良氏以及龍造寺隆信的勢力,並成功將其納入自己的麾下。


然而,島津義久的生涯並非一帆風順。1586年,豐臣秀吉發起九州征討,進而將島津家逼入了困境。義久在豐臣軍的壓力下,被迫向豐臣家屈服,並於翌年剃髮出家,改名龍伯,將家督之位傳給了弟弟島津義弘。儘管義久名義上退位,但他仍然在島津家中擁有極大的影響力,並未完全放下權力。


義久的個人特質是其生涯中的另一個亮點。從年幼起,他便展現了過人的智慧與出色的軍事才能。他不僅深謀遠慮,而且具有強烈的領導魅力。在他的領導下,島津家從一個地方勢力逐步發展成為九州的霸主,並成功應對了來自各方的挑戰。此外,義久亦有著深厚的文化教養,他曾向細川幽齋學習古今文化,與關白近衛前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使得他在戰國時代的武將中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義久與義弘的兄弟情誼,雖然在政治與權力的較量中未免顯得複雜,卻在共同的家族使命下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義久深知權力的傳承問題,將自己的三女龜壽嫁給義弘的三男島津忠恆,並指定忠恆為繼承人。這樣的安排,雖然是出於對家族穩定的考慮,但也引發了家族內部的矛盾與紛爭,特別是在後來的政權交接過程中,義弘與忠恆之間的矛盾使得島津家在權力分配上產生了嚴重裂痕。


義久的晚年依然充滿波折,儘管他早已將軍事指揮權交給義弘,但他依然在家族內部保持著極大的影響力。他的生前,島津家面臨了外部與內部的重重挑戰,最終,隨著他於1611年病逝於國分舞鶴城,享年79歲,島津家迎來了新一代的領袖。


義久的逝世,使得他所創下的事業遭遇了接班問題和內部爭鬥,但無論如何,他的歷史地位已經牢牢樹立。在鹿兒島縣的泰平寺,有著義久的銅像,這是後人對這位偉大武將的致敬與紀念。他的辭世之句

「世の中の 米と水とを くみ尽くし つくしてのちは 天つ大空」

也深刻反映了他對生命與宇宙的深刻理解,顯示出他對時代、對歷史的獨到見解。


義久的傳奇一生,正如他所領導的島津家,從一個地方勢力成長為九州的霸主,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輝煌與挑戰。他的智慧、勇氣與遠見,無論在軍事、政治,還是文化上,均為後人所敬仰。正是這些特質,造就了他在日本歷史上無可磨滅的地位,也讓他成為戰國時代最為耀眼的英雄之一。

漫步筆記-avatar-img
漫步筆記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