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為期一年的心理師做了結案,沒有逃避,而是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想法與近況。
我誠實的跟心理師說:「原本我以為是學派的限制,所以職涯毫無進展。」
他也很困惑,因為這個問題出現很多次。
聽到我說這句話,他:「我剛剛在想我擅長的學派的觀點,怎麼看職涯這件事,只是後來你解答了。」
答案不是學派限制,是我沒有誠實面對自己。
現在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目標就在那邊,看如何達成而已。
而我正在這條路上。
這是For職涯的部份。
感情
我:
「我所有的喜歡/依賴/討厭,可能是來自於對方身上有好的特質,所以想變得跟他一樣。討厭可能是我無法接納的陰影,這也說不定。」
「還有一部份是小時候的自己,想將童年缺失的愛補回來,所以會無意識的去尋找一個理想化的好人,結果才發現那根本不是喜歡。」
當悟到這一點,人生豁然開朗。
以上就是我的近況。
他:你的狀況聽起來是百分百好嗎?
我:應該是吧,目前沒有什麼要談的,就是回來做一個結案與近況,也算是對諮商關係負責。接下來,我可以自己走走看。
(雖然,我還有一位老師的諮商,但那又是其他事情了。)
其實,離開諮商關係有點不捨,但這個不是移情。
而是有一個人跟我談了一年,聽了我生命中所有發生的大小事,見證了這一年的學習與成長。
原本我以為需要就來,不需要就離開,但好像沒那麼灑脫,哈哈哈。
我:「情緒是我自己要去消化的」
他:
「這個情緒是共同的,它是我們在這個空間所產生的情緒。也在想如果翔丞再來,會不會恢復到以前的狀態」
我:「應該不會,因為我有一個很確定的目標-想當歌手。除非,遇到一些很神奇的事情。」
他謝謝我願意回來也坦承說出心裡話。在這段諮商關係中,我們互相學習與成長。
對了,老師說了一段話,當下我有被觸動到,因為知道你過去的經驗,所以我不太會選擇去指導你,我擔心這會對諮商關係造成傷害。」
也就是說,他把我說所的凌散的資料整理成脈絡,再依據我的狀態給予我回應。
先這樣吧,這禮拜太累了,晚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