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8年),虢州湖城小里正吳清的妻子楊氏,字監真,住在天仙鄉車穀村。
最近,她經常頭疼,嚴重到完全吃不下飯。從春天到夏天,她每次打坐入定都能持續好幾天。村裡與她熟捻的鄰居們聽到消息﹐都紛紛來他家串門子﹐看看到底出了什麼事。
奇怪的是﹐楊監真每次都神色如常的接待來客﹐而且當客人臨走時﹐還會送他們一些藥丸,前後總共二十一顆左右,還叮囑他們可以用水服下;其中有兩個人還得到名為「玉液漿」的東西,說是可以用來泡茶。
四月十五日的夜晚,楊氏焚香端坐,神情安詳。忽然間,她的身影竟憑空消失了!
這景象當場就把家人嚇壞了,村裡面的人們也議論紛紛,不知道吳家到底出了甚麼事?
到了十七日,縣令也被驚動﹐畢竟是個里正﹐縣令親自來到吳家探問,只見吳家擺了香案﹐正在焚香祈禱,希望楊氏能夠平安歸來。縣令來得正好﹐以父母官的身分﹐也上香禱告起來。
那天晚上四更時分,村子裡的牛和驢突然驚叫起來,像是受到了驚嚇。大家循聲查看,只見院牆上的荊棘叢裡掛著一件女人的衣服。不一會兒,有人驚叫:「在那裡!」
眾人抬頭一看,只見楊氏竟然赤裸著身子,閉目端坐在牛棚的屋頂上,衣服整齊地放在身前。她的肌膚冰冷得像個死人一般﹐蒼白似雪,彷彿剛從極寒之地回來。
大家趕緊把她扶下來,為她披上衣服﹐放到院子裡,並在村舍內燒香敲磬,希望能驅除邪魔﹐將她喚醒。一直到了天亮,她才慢慢睜開雙眼,意識逐漸回復。
「我去了仙界。」她輕聲說,語氣十分平靜。
眾人屏氣凝神,聽她細細講述這兩天的奇遇——
「十四日的中午,我看見一隻仙鶴落在院子裡,牠對我說:『妳該洗頭了。』」
「於是隔天(十五日)一早,我便沐浴更衣。到了五更時分,天空中忽然飄來五彩祥雲,雲上站著兩位身穿道袍的女道士,她們駕著仙鶴,向我伸出手。我毫不猶豫就登上仙鶴的背上﹐跟她們一起飛走了。」
「我們來到一座仙山﹐名為『仙方台』。那裡雲霧繚繞,仙氣縹緲。我見到一位道士,他微笑著對我說:『華山有五位修道之人,已經煎好了茶水等著妳。』」
「那五位修道之人,分別是:汴州的呂德真、同州的張仙真、益州的馬辨真、宋州的王仙真。他們帶我遊歷了許多地方,像是海東的茂密山林,還有吐蕃邊境的高山。我們一起穿梭於雲端,俯瞰人間,感受天地浩瀚縹緲。」
「最後,我們回到了仙方台。在那裡,我見到了一具仙人骸骨。師尊對我說:『這是楊家三代的仙骨,妳應當行拜見禮。』」
楊監真說到這裡﹐語氣微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感慨:「可是……我還不能留在仙界。我請求師尊讓我回家,因為我的父親還在世,他已經年老,我怎能拋下他不管?」
「師尊答應了,並派了一位女道士送我回來。然後……我就回到這裡了。」
她的話音落下,院子裡一片寂靜,所有人都震驚地望著她。這個平凡的村婦,竟然經歷了一場匪夷所思的仙境之旅!
這件神異之事﹐經由人們口耳相傳﹐再經過歲月的沉澱與發酵﹐有了許多不同的版本﹐光是太平廣記就記錄了兩則內容相似的故事﹐這裡僅是其一·
對於楊監真的故事﹐人們半信半疑,有些人則心生敬畏。但無論如何,楊監真為了奉養老父而回來了,這是孝道的體現。
或許﹐在父母百年之後﹐楊監真再度踏上仙途也說不定?
在那個常年白雲籠罩的「仙方台」﹐一襲道衣縹緲﹐彷若謫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