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近期傳出 AWS 的 Trainium 3(TN3)UBB 設計從 TN2 的「1 UBB 配 2 顆 chip」變成「1 UBB 配 4 顆 chip」,導致單台伺服器的 PCB 用量下降,因此認為會影響 CCL 與 PCB 供應鏈,例如台光電、高技等。這個說法在基本面是利空,但實際推敲後,我認為這反而像是市場利用尚未證實的「鬼故事」來殺盤的手法。
第一,TN3 預計要到 2025 年 Q4 才會放量,Nomura 等外資都指出 2025 年上半年仍以 TN2 為主,第二季是出貨高峰。所以即便 TN3 設計有變,對 2025 年的營運影響極低。
第二,高技股價近期是走強的。如果 PCB 用量真的會腰斬,為什麼市場對高技(主要供應 UBB 與 Switch PCB)給出正面反應?事實是,高技與台光電都受益於 ASIC 伺服器需求的放量。台光電做 CCL,高技做 PCB,上下游對同一題材都同步成長。那為什麼只有台光電被殺?根本不是基本面,是市場用消息面來創造價差機會。
若我們進一步參考 2025 年 3 月 17 日福邦投顧的估算資料,在 AWS Tranium 2 的整體 CCL 與 PCB 營收貢獻中,其在台光電營收比重達 30%(其份額 100%)、在高技佔營收比更是重達 56%(其份額 10%),顯示兩者皆是 Trainium 伺服器供應鏈中的核心角色。由此也可合理推論,若市場真正擔憂 TN3 設計將影響 PCB 整體產值,高技應同樣受害,尤其是台股在Q1主要遭受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利空罩頂的情況下,高技仍能逆勢走強,這不正好佐證這波下殺更像是針對台光電的情緒操作?
第三,觀察借券賣出維持高檔,股價伴隨下跌,更像是主力資金壓盤清洗的過程。若基本面沒有反轉,這類結構性的壓回,往往是在為更強的下一段行情騰出空間。
最後,回顧台光電上一輪資本支出週期,公司選擇在景氣調整時逆勢投資,成功吃下 400G/800G 高階板材商機,這次才剛啟動大規模擴產,就被市場編造出這也降(GPU)、那也降(AWS)的情緒劇本,在 2025 年 4 月 2 日盤後,也就是清明假期連假前,台光電公告了大園廠的新進度,已經與營造公司簽約廠房工程案,難道這些產線是要留來洗碗的嗎?我是不這麼認為。
備註:照片來自永青營造母集團「皆豪集團」Facebook 於 2025 年 4 月 7 日貼文:【台光電 × 皆豪集團|大園新廠正式開工】2025.04.07 動土典禮。
一句話總結:股價修正不等於基本面轉弱,鬼故事過後,才是真正便宜籌碼的機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