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大海
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巾幗列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謝道韞,字令姜,生於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身顯赫的謝氏家族。其父謝奕,任安西將軍,母親阮容亦出身名門阮氏。自幼家學淵源,耳濡目染,謝道韞便沉浸於詩書禮樂之中,才情過人,氣度非凡。


謝道韞自小聰慧絕倫,才思敏捷,家中長輩無不對她寄予厚望。一次,叔父謝安為考較晚輩才學,問道:「《毛詩》中哪一句最為精妙?」群兒童紛紛思索作答,而謝道韞不慌不忙,款款答道:「《大雅·丞民》有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一語道出詩意深遠,氣韻清穆,謝安聽後不禁擊節讚嘆,稱她有「雅人深致」。


又一日,天降大雪,銀裝素裹,謝安興起,命眾晚輩賦比。侄子謝朗急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但未出奇致。謝道韞凝神片刻,緩緩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一語驚人,將雪花紛飛之景描摹得纖柔靈動、翩然生姿。從此,「咏絮之才」的美譽傳遍天下,後世更將謝道韞與蔡文姬、班昭等並列,奉為古代才女的典範。


謝安對謝道韞寄予厚望,為她精心擇婿。當時「王謝共天下」,王氏、謝氏皆為世族望門。初意擬將她許配王羲之長子王徽之,然聞其性情放浪,不修邊幅,遂轉而選中次子王凝之。王凝之以草隸名世,仕途順遂,歷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表面光鮮,實則迷信五斗米道,沉湎符箓星步,政務荒廢,才華學識皆遠遜於謝道韞。


婚後不久,謝道韞即感失望,曾返娘家,鬱鬱寡歡。謝安問之,謝道韞語帶不屑道:「叔父中有謝安、謝據,兄弟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渊,個個出眾,沒想到天地間竟還有王郎這等人物!」言辭間,滿是對夫婿的輕蔑與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彼時女子婚姻多受制於家族安排,謝道韞雖才情蓋世,亦難違時局,只能隱忍度日。


儘管王凝之庸碌不堪,謝道韞仍以堅毅之姿守護家庭。一次,王凝之之弟王獻之與客人辯論,辯才不敵,詞窮理屈。謝道韞在內室聽得焦急,卻受制於禮教,不能現身。她靈機一動,命婢女懸起青布幔帳,自己藏身其後,以聲應對,旁徵博引,辯詞鋒利,終令客人無以應對,甘拜下風。此役之後,世人更加佩服她的才情與機智。


然而,東晉國運日漸式微,門閥世族奢靡頹靡,加之天災人禍,民變頻起。孫恩、盧循率眾起義,聲勢浩大,東南動盪。王凝之時任會稽內史,面對叛軍逼近,竟不思御敵,反而閉門禱神,祈求天兵護城。謝道韞見大勢危急,挺身而出,親自招募家丁,日夜操練,為自保作最後奮戰準備。


孫恩大軍終破城而入,王凝之與子女皆遭殺戮,血染庭院。面對滾滾亂軍,謝道韞毫無畏懼,親率家眷奮勇抵抗,手起刀落,殺敵數人。最終力竭被俘,懷中尚抱着年幼的外孫劉濤。孫恩欲滅王家餘孽,謝道韞昂然厲聲:「禍在王家,與旁人何干?要殺便先殺我!」其言辭鏗鏘,英姿凜然,震懾眾人。


孫恩素聞謝道韞之名,今見其氣節凜然,不禁心生敬佩。遂赦免她與幼孫,命人護送歸府。謝道韞自此寡居會稽,深居簡出,專心整理家事,撫養孤孫,閒時賦詩著文,度過幽清自守的餘生。


孫恩之亂平定後,謝道韞依舊棲居會稽,詩文不輟。時任會稽郡守的劉柳聞她盛名,特地登門拜訪。謝道韞不以身份自矜,精心梳妝,於帳中待客。劉柳見她風韻高華,辭令清雅,不禁心折。席間談論,謝道韞言語典雅,思想深邃,使劉柳大開胸臆,感嘆道:「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真誠動人,一席談論,受益無窮。」


謝道韞擅長詩賦,其詩作曾集成兩卷,可惜多已散佚。今存《登山》(或名《泰山吟》)與《擬嵇中散咏松》二詩,皆風骨清峻,氣格高遠。《登山》一詩中,她咏嘆登臨高山的壯闊心境,既有魏晉名士的孤高灑脫,又兼女子特有的細膩情懷,字裡行間,映照出她不屈不撓的生命之光。


此外,謝道韞還撰有《論語贊》,表明她對儒道兩家思想皆有深厚造詣。魏晉之際,玄談盛行,士人競談《老子》《莊子》與《易經》之玄理,謝道韞亦不讓鬚眉。她博學宏辯,應對如流,成為一時之絕唱。可惜時代偏見,女子無由跻身朝堂,否則以她之才,必能與群雄共爭風采。


晚年的謝道韞,歷經家國破碎之痛,喪夫喪子之苦,仍堅守氣節,恬淡自適。她不再求名利,唯以詩書自娛,寄情山水之間。青燈古卷,松風吹月,她以一顆清明之心,安然度過世事滄桑。


謝道韞的一生,宛如一朵凌寒自開的梅花,歷經風雪而愈加芬芳。她以超群的才情、堅毅的膽識與高潔的品格,在男權主導的魏晉時代,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她不僅是「咏絮之才」,更是魏晉風骨的象徵,是千百年來無數後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楷模。


縱使時光流轉,煙塵滅跡,謝道韞之風致與胸襟,依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宛若清風,拂過古今,悠然不絕。



雲兮玥-avatar-img
雲兮玥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零星辰
發佈於巾幗列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src


謝道韞,字令姜,生於東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身顯赫的謝氏家族。其父謝奕,任安西將軍,母親阮容亦出身名門阮氏。自幼家學淵源,耳濡目染,謝道韞便沉浸於詩書禮樂之中,才情過人,氣度非凡。


謝道韞自小聰慧絕倫,才思敏捷,家中長輩無不對她寄予厚望。一次,叔父謝安為考較晚輩才學,問道:「《毛詩》中哪一句最為精妙?」群兒童紛紛思索作答,而謝道韞不慌不忙,款款答道:「《大雅·丞民》有云:‘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一語道出詩意深遠,氣韻清穆,謝安聽後不禁擊節讚嘆,稱她有「雅人深致」。


又一日,天降大雪,銀裝素裹,謝安興起,命眾晚輩賦比。侄子謝朗急答:「撒鹽空中差可擬。」,但未出奇致。謝道韞凝神片刻,緩緩說道:「未若柳絮因風起。」一語驚人,將雪花紛飛之景描摹得纖柔靈動、翩然生姿。從此,「咏絮之才」的美譽傳遍天下,後世更將謝道韞與蔡文姬、班昭等並列,奉為古代才女的典範。


謝安對謝道韞寄予厚望,為她精心擇婿。當時「王謝共天下」,王氏、謝氏皆為世族望門。初意擬將她許配王羲之長子王徽之,然聞其性情放浪,不修邊幅,遂轉而選中次子王凝之。王凝之以草隸名世,仕途順遂,歷任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表面光鮮,實則迷信五斗米道,沉湎符箓星步,政務荒廢,才華學識皆遠遜於謝道韞。


婚後不久,謝道韞即感失望,曾返娘家,鬱鬱寡歡。謝安問之,謝道韞語帶不屑道:「叔父中有謝安、謝據,兄弟中有謝韶、謝朗、謝玄、謝渊,個個出眾,沒想到天地間竟還有王郎這等人物!」言辭間,滿是對夫婿的輕蔑與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彼時女子婚姻多受制於家族安排,謝道韞雖才情蓋世,亦難違時局,只能隱忍度日。


儘管王凝之庸碌不堪,謝道韞仍以堅毅之姿守護家庭。一次,王凝之之弟王獻之與客人辯論,辯才不敵,詞窮理屈。謝道韞在內室聽得焦急,卻受制於禮教,不能現身。她靈機一動,命婢女懸起青布幔帳,自己藏身其後,以聲應對,旁徵博引,辯詞鋒利,終令客人無以應對,甘拜下風。此役之後,世人更加佩服她的才情與機智。


然而,東晉國運日漸式微,門閥世族奢靡頹靡,加之天災人禍,民變頻起。孫恩、盧循率眾起義,聲勢浩大,東南動盪。王凝之時任會稽內史,面對叛軍逼近,竟不思御敵,反而閉門禱神,祈求天兵護城。謝道韞見大勢危急,挺身而出,親自招募家丁,日夜操練,為自保作最後奮戰準備。


孫恩大軍終破城而入,王凝之與子女皆遭殺戮,血染庭院。面對滾滾亂軍,謝道韞毫無畏懼,親率家眷奮勇抵抗,手起刀落,殺敵數人。最終力竭被俘,懷中尚抱着年幼的外孫劉濤。孫恩欲滅王家餘孽,謝道韞昂然厲聲:「禍在王家,與旁人何干?要殺便先殺我!」其言辭鏗鏘,英姿凜然,震懾眾人。


孫恩素聞謝道韞之名,今見其氣節凜然,不禁心生敬佩。遂赦免她與幼孫,命人護送歸府。謝道韞自此寡居會稽,深居簡出,專心整理家事,撫養孤孫,閒時賦詩著文,度過幽清自守的餘生。


孫恩之亂平定後,謝道韞依舊棲居會稽,詩文不輟。時任會稽郡守的劉柳聞她盛名,特地登門拜訪。謝道韞不以身份自矜,精心梳妝,於帳中待客。劉柳見她風韻高華,辭令清雅,不禁心折。席間談論,謝道韞言語典雅,思想深邃,使劉柳大開胸臆,感嘆道:「內史夫人風致高遠,詞理無滯,真誠動人,一席談論,受益無窮。」


謝道韞擅長詩賦,其詩作曾集成兩卷,可惜多已散佚。今存《登山》(或名《泰山吟》)與《擬嵇中散咏松》二詩,皆風骨清峻,氣格高遠。《登山》一詩中,她咏嘆登臨高山的壯闊心境,既有魏晉名士的孤高灑脫,又兼女子特有的細膩情懷,字裡行間,映照出她不屈不撓的生命之光。


此外,謝道韞還撰有《論語贊》,表明她對儒道兩家思想皆有深厚造詣。魏晉之際,玄談盛行,士人競談《老子》《莊子》與《易經》之玄理,謝道韞亦不讓鬚眉。她博學宏辯,應對如流,成為一時之絕唱。可惜時代偏見,女子無由跻身朝堂,否則以她之才,必能與群雄共爭風采。


晚年的謝道韞,歷經家國破碎之痛,喪夫喪子之苦,仍堅守氣節,恬淡自適。她不再求名利,唯以詩書自娛,寄情山水之間。青燈古卷,松風吹月,她以一顆清明之心,安然度過世事滄桑。


謝道韞的一生,宛如一朵凌寒自開的梅花,歷經風雪而愈加芬芳。她以超群的才情、堅毅的膽識與高潔的品格,在男權主導的魏晉時代,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彩。她不僅是「咏絮之才」,更是魏晉風骨的象徵,是千百年來無數後人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楷模。


縱使時光流轉,煙塵滅跡,謝道韞之風致與胸襟,依然在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宛若清風,拂過古今,悠然不絕。



雲兮玥-avatar-img
雲兮玥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