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音樂:輕快的吉他旋律,漸弱後進入對話] 泰菈(主持人): 哈囉~各位「太辣聊天室」的聽眾朋友們! 今天我們要聊一個看似嚴肅,但如今肺癌已經是台灣的新國癌,這其實值得每個人都了解的話題 ——「肺癌的分期」。 今天我們又邀請到一位超會把醫學知識變白話的好朋友,羅東博愛醫院 胸腔科林偉群醫師! 偉群醫師,先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林偉群醫師: 大家好,我是林偉群醫師。 雖然泰菈剛剛說「看似嚴肅」,但其實肺癌分期就像一份「生命地圖」,告訴我們該往哪個方向治療,甚至藏著希望的線索喔! 泰菈: 哇,地圖的比喻好貼切! 那我們先從最基本的開始,接下來請偉群醫師先和我們談談 ——肺癌分期到底是什麼? 醫生說0期、I期、IV期是什麼意思呀? 林醫師: (笑)這就像玩遊戲要先看懂關卡設計嘛! 肺癌分期用的是全球統一的「TNM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字母的密碼: - T(Tumor):腫瘤有多大?有沒有亂跑到隔壁鄰居家? - N(Node):有沒有派間諜(癌細胞)潛伏在淋巴結? - M(Metastasis):癌細胞是不是已經搭高鐵到遠方器官觀光了? 泰菈: (笑)間諜和高鐵的比喻太有畫面了! 那這些字母組合起來,怎麼變成0到IV期呢? 林醫師: 我舉個例子吧! 像最輕的 0期,就是Tis(原位癌),癌細胞還乖乖待在肺的最表層,這時候手術切掉,治癒率幾乎100%! 但如果是 IV期,代表癌細胞已經到處旅行(M1),這時候治療目標會轉向「控制旅程」,用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當導航。 泰菈: 所以分期其實是醫生制定戰術的關鍵? 那如果聽到「III期」,代表什麼? 林醫師: III期就像一場「區域戰爭」! 腫瘤可能已經攻進縱膈腔(T3-T4), 或淋巴結有多個據點(N2)。 這時候我們會派出聯合部隊—— 先做化療或免疫治療縮小戰場,再用手術或放療收尾。 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多模式治療能讓5年生存率提升到30%以上,比過去進步非常多! 泰菈: 說到進步,聽說現在分期不只靠腫瘤大小,連基因檢測都加入了? 林醫師: 沒錯!這就是「生物學分期」的革命。 例如晚期患者若帶有EGFR基因突變,即便腫瘤很大(T4),用標靶藥物可能比化療更有效。 甚至有些患者治療後,腫瘤縮到像葡萄乾一樣,這時我們會用「液態活檢」追蹤殘留的癌細胞DNA,就像偵測隱藏的餘黨。 泰菈: 所以分期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調整的過程? 林醫師: 完全正確! 就像導航APP會即時更新路況。 以前我們只看解剖學,現在整合了基因、免疫指標,甚至AI分析CT影像。 比如說,同樣是II期,若PD-L1表現高,也可以在手術前或手術後提前用免疫治療預防復發。 泰菈: 最後想問,對聽到分期的患者,您會給什麼建議? 林醫師: 分期不是宣判,而是行動指南! 我有IV期患者靠標靶藥物穩定超過十年, 也有 II 期患者手術治療後重返馬拉松賽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醫學每天都在進步,而我們的態度就是最強的抗癌藥。 泰菈: 太勵志了! 感謝林醫師帶來這麼多「有溫度」的醫學知識~ 提醒聽眾們,如果您是肺癌高風險族群 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能早期發現肺癌蹤跡喔! 我們下週見! [結尾音樂:活潑的電子音效漸強] 泰菈(旁白): 喜歡這集內容嗎? 快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解鎖健康密碼! 別忘了持續關注喔~ 我們下次繼續辣聊生命大小事! [音樂淡出,結束]
[開場音樂:輕快的吉他旋律,漸弱後進入對話] 泰菈(主持人): 哈囉~各位「太辣聊天室」的聽眾朋友們! 今天我們要聊一個看似嚴肅,但如今肺癌已經是台灣的新國癌,這其實值得每個人都了解的話題 ——「肺癌的分期」。 今天我們又邀請到一位超會把醫學知識變白話的好朋友,羅東博愛醫院 胸腔科林偉群醫師! 偉群醫師,先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林偉群醫師: 大家好,我是林偉群醫師。 雖然泰菈剛剛說「看似嚴肅」,但其實肺癌分期就像一份「生命地圖」,告訴我們該往哪個方向治療,甚至藏著希望的線索喔! 泰菈: 哇,地圖的比喻好貼切! 那我們先從最基本的開始,接下來請偉群醫師先和我們談談 ——肺癌分期到底是什麼? 醫生說0期、I期、IV期是什麼意思呀? 林醫師: (笑)這就像玩遊戲要先看懂關卡設計嘛! 肺癌分期用的是全球統一的「TNM系統」, 簡單來說就是三個字母的密碼: - T(Tumor):腫瘤有多大?有沒有亂跑到隔壁鄰居家? - N(Node):有沒有派間諜(癌細胞)潛伏在淋巴結? - M(Metastasis):癌細胞是不是已經搭高鐵到遠方器官觀光了? 泰菈: (笑)間諜和高鐵的比喻太有畫面了! 那這些字母組合起來,怎麼變成0到IV期呢? 林醫師: 我舉個例子吧! 像最輕的 0期,就是Tis(原位癌),癌細胞還乖乖待在肺的最表層,這時候手術切掉,治癒率幾乎100%! 但如果是 IV期,代表癌細胞已經到處旅行(M1),這時候治療目標會轉向「控制旅程」,用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當導航。 泰菈: 所以分期其實是醫生制定戰術的關鍵? 那如果聽到「III期」,代表什麼? 林醫師: III期就像一場「區域戰爭」! 腫瘤可能已經攻進縱膈腔(T3-T4), 或淋巴結有多個據點(N2)。 這時候我們會派出聯合部隊—— 先做化療或免疫治療縮小戰場,再用手術或放療收尾。 最新研究顯示,這種多模式治療能讓5年生存率提升到30%以上,比過去進步非常多! 泰菈: 說到進步,聽說現在分期不只靠腫瘤大小,連基因檢測都加入了? 林醫師: 沒錯!這就是「生物學分期」的革命。 例如晚期患者若帶有EGFR基因突變,即便腫瘤很大(T4),用標靶藥物可能比化療更有效。 甚至有些患者治療後,腫瘤縮到像葡萄乾一樣,這時我們會用「液態活檢」追蹤殘留的癌細胞DNA,就像偵測隱藏的餘黨。 泰菈: 所以分期不是靜態的,而是動態調整的過程? 林醫師: 完全正確! 就像導航APP會即時更新路況。 以前我們只看解剖學,現在整合了基因、免疫指標,甚至AI分析CT影像。 比如說,同樣是II期,若PD-L1表現高,也可以在手術前或手術後提前用免疫治療預防復發。 泰菈: 最後想問,對聽到分期的患者,您會給什麼建議? 林醫師: 分期不是宣判,而是行動指南! 我有IV期患者靠標靶藥物穩定超過十年, 也有 II 期患者手術治療後重返馬拉松賽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醫學每天都在進步,而我們的態度就是最強的抗癌藥。 泰菈: 太勵志了! 感謝林醫師帶來這麼多「有溫度」的醫學知識~ 提醒聽眾們,如果您是肺癌高風險族群 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能早期發現肺癌蹤跡喔! 我們下週見! [結尾音樂:活潑的電子音效漸強] 泰菈(旁白): 喜歡這集內容嗎? 快分享給身邊的朋友,一起解鎖健康密碼! 別忘了持續關注喔~ 我們下次繼續辣聊生命大小事! [音樂淡出,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