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某本小說的評論,表示對女主角「凝視」男主角的情節感到不舒服。我不太確定評論者的性別,也不清楚之所以「不舒服」,是因為對文筆描寫的粗糙感到不耐,或是對於「凝視」這件事的權力不對等。
如果是後者,女性毫不掩飾地展現對異性的慾望,藉由凝視男體滿足情慾的嚮往,歷年來主流的男性視角文本不也在做同樣的事嗎?若感到不愉快,究竟是對女性表達情慾、男性成為性客體的畏懼,還是真的對文本中的性別政治失衡感到不平?
話說回來,如果女性僅是「凝視」男性,在腦內小劇場盡情釋放粉紅泡泡,實際行為從未踰矩,這樣就「權力不對等」…不免讓人思索,我們是否仍然擺脫不了女性貞潔的迷思?坦蕩蕩地展露對情慾的渴望,這是反派的特質,是童話故事的繼母、壞姊姊與女巫。公主即使能主動、勇敢地逃出城堡及高塔,依然要維持純潔、無欲,等待王子或騎士的情慾啟蒙,才是合格的女主角。
如果女子連僅存腦內的綺想都要被嚴厲檢視,或著對虛構文學的女性情慾感到不適,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對呢?現實中的女性已經有一堆大大小小的困境,隨時處於肉體被侵犯的風險,結果連好不容易能賦權的虛構文學也要受到抨擊。
我想有許多和該評論相似的意見,認為「正常」的愛情故事不能有性慾旺盛的女主角,而這樣的迷思不一定與評論者的性別掛勾(換句話說,女性也可能無法跳脫貞潔觀)。但這也是陰性書寫持續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在男性凝視主導的流行文本中,許多女性仍能藉由書寫展現性自主。
無論恬淡或濃烈、內斂或張揚,各種形式、風格的陰性書寫都有其存在價值,這是女性為數不多能賦權的場域。就像世上有形形色色的女子,每位女性都有獨屬其身的閃光點。
讀到某本小說的評論,表示對女主角「凝視」男主角的情節感到不舒服。我不太確定評論者的性別,也不清楚之所以「不舒服」,是因為對文筆描寫的粗糙感到不耐,或是對於「凝視」這件事的權力不對等。
如果是後者,女性毫不掩飾地展現對異性的慾望,藉由凝視男體滿足情慾的嚮往,歷年來主流的男性視角文本不也在做同樣的事嗎?若感到不愉快,究竟是對女性表達情慾、男性成為性客體的畏懼,還是真的對文本中的性別政治失衡感到不平?
話說回來,如果女性僅是「凝視」男性,在腦內小劇場盡情釋放粉紅泡泡,實際行為從未踰矩,這樣就「權力不對等」…不免讓人思索,我們是否仍然擺脫不了女性貞潔的迷思?坦蕩蕩地展露對情慾的渴望,這是反派的特質,是童話故事的繼母、壞姊姊與女巫。公主即使能主動、勇敢地逃出城堡及高塔,依然要維持純潔、無欲,等待王子或騎士的情慾啟蒙,才是合格的女主角。
如果女子連僅存腦內的綺想都要被嚴厲檢視,或著對虛構文學的女性情慾感到不適,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對呢?現實中的女性已經有一堆大大小小的困境,隨時處於肉體被侵犯的風險,結果連好不容易能賦權的虛構文學也要受到抨擊。
我想有許多和該評論相似的意見,認為「正常」的愛情故事不能有性慾旺盛的女主角,而這樣的迷思不一定與評論者的性別掛勾(換句話說,女性也可能無法跳脫貞潔觀)。但這也是陰性書寫持續存在的必要性,至少在男性凝視主導的流行文本中,許多女性仍能藉由書寫展現性自主。
無論恬淡或濃烈、內斂或張揚,各種形式、風格的陰性書寫都有其存在價值,這是女性為數不多能賦權的場域。就像世上有形形色色的女子,每位女性都有獨屬其身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