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刻板印象

含有「性別刻板印象」共 5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難過的發現,社會普遍對於男性和女性仍然有服裝上的刻版印象與偏見,認為男性不該穿裙子、女性不該剪極短髮等。但我認為想怎麼裝扮是個人的事,無須受性別限制。
Thumbnail
本篇將淺談《第四翼》之所以是讀者的guilty pleasure,以及女性情慾展現賦予的罪惡感,導致多數的羅曼史文本中的女性情慾再現產生困境,出現「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矛盾。倘若我們在現實中無法擺脫對女性情慾的恥辱感,許多羅曼史/浪漫奇幻作者便無法在作品中,讓女性角色擁有真正的情慾自主。
Thumbnail
所以腐女的BL粉紅濾鏡會那麼有趣,就是在以另類的「女性凝視」來對抗「男性凝視」,身為男性也覺得這樣的濾鏡很有趣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對啊!BL會崛起的部分原因,便是為了擺脫早年主流文本的男性凝視,以另類的女性凝視翻轉失衡敘事。我提的小說評論是BG題材,BG跳脫男性凝視其實也行之有年,但還是有讀者認為女性受眾為主的BG,書中描寫的女性情慾令人不適,這個現象就滿有意思的。
2019年的《新喜劇之王》乍看像是舊作的複製貼上,甚至在上映當年被批評炒冷飯、才華用盡... 但若你把電影惡狠狠地刷了十遍,就會發現周星馳用2019年的「如夢(她)」重新詮釋1999年的「伊天仇(他)」,電影透過性別視角的置換,回應承襲了整整二十年的社會變遷。
Thumbnail
5/5新喜劇之王
那些被誤解、被刪去、被重寫的部分,只能由自己靜靜地承受。 就像夜裡一個人走過長長的隧道,沒有光,也沒有出口的指引。 而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斷告訴自己,再走一點點,再走一點點……
我想過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 大概只是因為我身為一個生理女性,又只跟生理男性在一起過。 但是,性向不是取決於雙方的性別認同嗎? 從某個時刻開始,我開始陷入疑惑,無聊的人會找點事情困擾自己,然後再認真的跑去問別人:你,真的確定你是異性戀嗎?會不會只是誤會?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04/13
有個笑話:過了適婚年齡很久的男子被親友關切 問清楚沒有喜歡的女生 忽然顫抖的問:那你有男朋友嗎?
src
辦公桌上放了一台F1賽車模型,被主管說:女生怎麼也在看賽車。我:???原來這運動還有分性別😂
哈斯的採購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地球體驗營 (咻) 跟主管回:「被你發現我的小秘密了,看來不能留你了。」(不對
當我們談論性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每當談到性別議題,無論性別認同如何,人們似乎都習慣繃緊神經、劍拔弩張地面對接著迎來的話題,老實說,我屢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都會感到難過,畢竟,我相信沒有人是帶著惡意提起這些話題。因為更應該被看見的是──面對高度完整的社會框架,我們每個人,都是受影響的人。
Thumbnail
Alex Chien-avatar-img
2025/03/11
謝謝你的論述,相當同意應該是互相理解、溝通而非不斷輸出情緒 但是對於"這是否反映了社會對性別的預設期待——女性「應該照顧他人」,而男性「總是衝動」?" 這個觀點不太同意 因為也有賈碧和法爾柯這對個性相似但性別相反的角色 某些常見的論述也有相似的特質,有道理但不夠全面 我認為缺乏一定程度的嚴謹性,但某些倡議者則能利用這個特性 抑或是同溫層效應或是惡意忽略,告訴大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一樣 我們都是受害者,進而塑造同溫層更強的信念
HiraethWorld-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1
Alex Chien 感謝這麼長的回饋!你的觀點很有趣,賈碧和法爾柯確實是個很好的例子,顯示角色塑造不一定與性別預設緊密連結。當初我選擇米卡莎與艾連來討論,主要是基於自己觀察到的討論趨勢,而不是要二元化性別特質。我完全同意,這部作品的角色塑造非常多元,不該只以單一視角解讀。 你提到的「某些常見的論述有道理但不夠全面」,我覺得這確實是許多社會討論會遇到的狀況,也讓我思考在寫作時如何平衡不同觀點,避免陷入同溫層效應。這也是我想分享個人看法的原因,讓讀者可以有思考的空間,而你這樣的回饋,正是讓討論更豐富的關鍵!謝謝你願意停下來分享想法,讓我們一起突破同溫層,看看更多不同的世界吧!
你是否曾想過,當性騷擾事件躍上社群版面,除了當事者,對閱聽大眾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日前,網紅孫生性騷擾事件引發軒然大波,不僅事件本身備受關注,後續在社群媒體上延燒的各種討論,更凸顯了網路時代性別議題的複雜性。  關心性平的我受邀至教育電台節目性別平等Easy Go,與主持人馬力一同深入探討此事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