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
《超好懂商業入門 金融概論》透過漫畫的形式,試圖把複雜的金融概念轉化為易於吸收的故事與圖表教學。力圖讓金融知識走出會計部門,走進每個人的職場與生活。
書中對「金融」下了一個簡明而有力的定義:「金融是一種使企業價值極大化的理性分析工具」,它不只是資金的調度,而是思考如何規劃未來、進行投資、提升報酬與分配資源的核心知識。相較於「會計」聚焦於過去與現在的記錄與整理,「金融」則專注於如何規劃未來。
核心財務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是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基本工具。透過這些報表,我們得以檢視企業的資產組成、獲利能力與現金流動情況,進而進行投資判斷與風險評估。
■ 心得
📌金融 ≠ 只是調錢的事,而是讓資源運作得更有效率
這本書用非常貼近實務的方式解釋了金融的功能——找錢、用錢、分錢。金融不只是銀行經理的事,更是一套幫助我們判斷「這筆資金該往哪去」的邏輯工具。不論是投資、併購、還是家庭理財,背後其實都圍繞著「資源配置」這個核心。這種視角的轉換,對於不熟悉金融的人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財報不只是數字,是一種預測未來的語言
「會計看的是過去,金融看的是未來」這句話,直接點出了兩者的分野。
資產負債表幫我們盤點資源和債務,損益表提供營運成果,現金流量表則揭露企業現金狀況——這三表結合起來,才足以回答「公司值不值得投資?」這樣的問題。當我們學會用這三種報表說話,也就具備了讀懂企業的能力。
📌規則清楚,判斷標準卻要靠經驗
例如書中提到的幾個常見指標——淨資產大於負債、流動資產能涵蓋流動負債、固定資產與淨資產的合理比例——這些雖然可以量化,但要真正判斷一間公司財務是否健康,仍需結合行業特性與經營策略來判斷。
資產=流動資產+固定資產 負債=流動負債+長期負債 資產-負債-淨資產
📌故事完整但企圖心太強,反而稀釋了學習動機
故事有完整起承轉合,但所想講的知識點過多,導致閱讀起來頗為吃力。對於想「科普啟蒙」的讀者來說,這樣的編排可能反而降低了吸引力。
此外,或許是內容過於龐雜,導致圖表中文字錯誤出現了錯誤,我認為此書「漫畫可讀性」與「知識嚴謹性」之間的平衡仍有待調整。
■ 提要
《超好懂商業入門 金融概論》透過漫畫的形式,試圖把複雜的金融概念轉化為易於吸收的故事與圖表教學。力圖讓金融知識走出會計部門,走進每個人的職場與生活。
書中對「金融」下了一個簡明而有力的定義:「金融是一種使企業價值極大化的理性分析工具」,它不只是資金的調度,而是思考如何規劃未來、進行投資、提升報酬與分配資源的核心知識。相較於「會計」聚焦於過去與現在的記錄與整理,「金融」則專注於如何規劃未來。
核心財務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與現金流量表,是理解企業財務狀況的基本工具。透過這些報表,我們得以檢視企業的資產組成、獲利能力與現金流動情況,進而進行投資判斷與風險評估。
■ 心得
📌金融 ≠ 只是調錢的事,而是讓資源運作得更有效率
這本書用非常貼近實務的方式解釋了金融的功能——找錢、用錢、分錢。金融不只是銀行經理的事,更是一套幫助我們判斷「這筆資金該往哪去」的邏輯工具。不論是投資、併購、還是家庭理財,背後其實都圍繞著「資源配置」這個核心。這種視角的轉換,對於不熟悉金融的人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財報不只是數字,是一種預測未來的語言
「會計看的是過去,金融看的是未來」這句話,直接點出了兩者的分野。
資產負債表幫我們盤點資源和債務,損益表提供營運成果,現金流量表則揭露企業現金狀況——這三表結合起來,才足以回答「公司值不值得投資?」這樣的問題。當我們學會用這三種報表說話,也就具備了讀懂企業的能力。
📌規則清楚,判斷標準卻要靠經驗
例如書中提到的幾個常見指標——淨資產大於負債、流動資產能涵蓋流動負債、固定資產與淨資產的合理比例——這些雖然可以量化,但要真正判斷一間公司財務是否健康,仍需結合行業特性與經營策略來判斷。
資產=流動資產+固定資產 負債=流動負債+長期負債 資產-負債-淨資產
📌故事完整但企圖心太強,反而稀釋了學習動機
故事有完整起承轉合,但所想講的知識點過多,導致閱讀起來頗為吃力。對於想「科普啟蒙」的讀者來說,這樣的編排可能反而降低了吸引力。
此外,或許是內容過於龐雜,導致圖表中文字錯誤出現了錯誤,我認為此書「漫畫可讀性」與「知識嚴謹性」之間的平衡仍有待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