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編
「想了解出版社的職場文化、工作氛圍,以及如何在成為專業編輯的路上自我精進。」
這次相談前,我反覆細看 N 傳來的相談內容,盤算著該怎麼回應。N 算是非常新的編輯,入行不到一年,這次不只是帶著自己的問題來,還肩負同事的託付,一起來找『答案』。
我問 N:「今天不用上班嗎?」
「剛好昨天忙完書展,今天有假可以休。」N 回答。
好奇追問之下才知道,N 和同事都是很新的編輯,平日忙著編書,手上的量多到讓我咋舌(礙於個案隱私,這裡就不細說了)。但主管各忙各的,問題也沒地方問,只能自己一點一滴邊做邊學。
「我們很想知道其他出版社的編輯流程,我們的模式是獨特的嗎?還是其實並不獨特?還有,好像沒有一套很有效的方式讓我們學習……」
N 的無奈,我太熟悉了。這跟許多新人相談時的困境如出一轍,也與薪資調查的結果相符。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公司內部結構斷層嚴重,新人很新,老人很老,中間層幾乎消失。
我鼓勵他們多主動跟友社編輯建立關係,參加『紀州庵』的編輯課程,或是加入一些編輯、出版相關的小聚。免費資源方面,可以看看『台北出版學校』,也可以追蹤一些總編輯的社群。
如果體制內的學習有限,那就從體制外找辦法吧。
「每天都忙著編書,還得加班繼續編,但我很想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該怎麼推廣我的每一本書,像 xx 社辦了那麼多精彩的活動……」N 嘆了口氣,語氣裡透著疲憊,眼神卻還是閃爍著編輯魂的光芒。
如果把這份工作當成一個單純的職業,或許能少點內耗吧?但問題是,會投入出版的,往往是因為熱愛閱讀,熱愛自己親手編出的每一本書。正因為如此,才會苦惱,才會消耗得特別快。
相談結束後,N 笑著說:「謝謝今天的相談,對我們幫助很大,接著是我的加班時間了……」
這樣一個認真又有心的編輯,在這種不合理的職場環境裡,能撐多久呢?我不敢繼續想下去,因為整個出版業的體制內,還有太多像 N 一樣認真、但內心徬徨無助的新人。
我只能說:「有任何需求,再來『書業相談室』填表吧!」
撰文:E編
「想了解出版社的職場文化、工作氛圍,以及如何在成為專業編輯的路上自我精進。」
這次相談前,我反覆細看 N 傳來的相談內容,盤算著該怎麼回應。N 算是非常新的編輯,入行不到一年,這次不只是帶著自己的問題來,還肩負同事的託付,一起來找『答案』。
我問 N:「今天不用上班嗎?」
「剛好昨天忙完書展,今天有假可以休。」N 回答。
好奇追問之下才知道,N 和同事都是很新的編輯,平日忙著編書,手上的量多到讓我咋舌(礙於個案隱私,這裡就不細說了)。但主管各忙各的,問題也沒地方問,只能自己一點一滴邊做邊學。
「我們很想知道其他出版社的編輯流程,我們的模式是獨特的嗎?還是其實並不獨特?還有,好像沒有一套很有效的方式讓我們學習……」
N 的無奈,我太熟悉了。這跟許多新人相談時的困境如出一轍,也與薪資調查的結果相符。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公司內部結構斷層嚴重,新人很新,老人很老,中間層幾乎消失。
我鼓勵他們多主動跟友社編輯建立關係,參加『紀州庵』的編輯課程,或是加入一些編輯、出版相關的小聚。免費資源方面,可以看看『台北出版學校』,也可以追蹤一些總編輯的社群。
如果體制內的學習有限,那就從體制外找辦法吧。
「每天都忙著編書,還得加班繼續編,但我很想有更多時間去思考該怎麼推廣我的每一本書,像 xx 社辦了那麼多精彩的活動……」N 嘆了口氣,語氣裡透著疲憊,眼神卻還是閃爍著編輯魂的光芒。
如果把這份工作當成一個單純的職業,或許能少點內耗吧?但問題是,會投入出版的,往往是因為熱愛閱讀,熱愛自己親手編出的每一本書。正因為如此,才會苦惱,才會消耗得特別快。
相談結束後,N 笑著說:「謝謝今天的相談,對我們幫助很大,接著是我的加班時間了……」
這樣一個認真又有心的編輯,在這種不合理的職場環境裡,能撐多久呢?我不敢繼續想下去,因為整個出版業的體制內,還有太多像 N 一樣認真、但內心徬徨無助的新人。
我只能說:「有任何需求,再來『書業相談室』填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