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E編
這次的相談,我們圍繞在「能力」、「愛」與「態度」這三個主題上。
M留下的相談內容:「雖然很喜歡編輯這份工作,但即便已經入行一年多,能力還是很不到位……希望尋求突破與改進的辦法。」
能坦承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多大的勇氣?或者說,是經歷了多少挫折與質疑,才讓人不得不承認?我們希望能進一步交流與理解,雖然不確定能幫上多少忙,但決定先從「能力」這個關鍵字談起。
「入職以來,我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擔心會影響他人、造成困擾,甚至傷害到別人。我很容易犯錯,但矛盾的是,我其實也經歷並解決了很多問題……然而,最終又總是回到『我能力不足』的這個循環中。」M有些困惑,不確定地說著。
深入聊後才知道,原來他入職不久,部門便歷經人員流動的混亂期。在缺人手的情況下,M接手了數個大型專案,即便最終順利完成,但過程中身心俱疲。
「我常想,如果自己能力夠強、反應夠快,是否就能幫助到更多人,減少不必要的錯誤?」M困惑著。
「有時候,問題並不只是出在你自己,也或許是外在環境的影響。不論是制度層面還是管理層面,主管是否有發現你的困難?是否有可能是工作量過重,或是其他潛在問題?我們不希望你第一時間就把問題歸咎於自己能力不足。」我回。
當進一步詢問M一個月需負責的書籍數量時,答案令人驚訝,他的工作量龐大,還需規劃每本書的行銷活動,甚至負責接待國外作者。「我的名片上寫的是企劃編輯。」M苦笑著說。
剛畢業就進入出版業的新鮮人,卻同時承擔編輯與企劃的雙重職責,在高負荷的環境下,責任心讓他不斷自責,認為自己跟不上別人的步調。而這背後支撐他的,是對閱讀的「愛」。
一起相談的H編說:「你對閱讀的熱愛驅動著你的能力提升,但你的責任心,也容易讓你陷入自責的循環。」
「我總覺得自己從沒真正學過編輯的能力。前輩只能帶著我『做中學』,遇到狀況才學,缺少一套有邏輯的系統性教學,然後很快地就要直接上戰場……」
我們知道,像M這樣的新鮮人並不少見,他們對閱讀充滿熱情,對書籍懷抱愛意,卻往往因為不健全的產業環境、無法與工作量匹配的薪資,而陷入挫折、內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所幸,M仍然願意繼續嘗試,他語氣帶著喜悅:「畢竟在大學時期,這些作品伴我、惠我良多,我希望能成為好作品的推手,把它們介紹給更多喜愛這些作品的讀者。」
願意正向面對困難、審視自身不足,這已經是M展現出的寶貴特質。
我們建議他,善用工具來釐清工作盲點,並積極與主管建立良好的溝通。如果體制內無法有效成長,那麼就向體制外尋求資源,例如參加出版相關聚會、多了解友社的編輯流程,並開始建立自己的人脈。
「或者,你可以先和同事組一個小團隊,互相交流……」
「其實我從大學時期就關注出版業了,像是你們的粉專、A編工事中、出版魯蛇、編哭編笑,我都有在追。」M笑著說。
我和H編對視一笑,心裡不禁希望自己不是誤人子弟。我們都清楚,出版業的新人培養並不容易,也見過許多懷抱熱忱的人,在現實壓力下選擇離開。如果我們的相談能為這些新血帶來一些幫助,那或許也是對產業的一種貢獻吧。
最後,我們問M,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嗎?今天的相談是否有幫助到他?
M搖搖頭,露出放心的笑容:「不會,而且相談後,我覺得安心多了。」
「謝謝。其實透過這次的相談,我們對出版新人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使我們思考應對之道,讓未來在相談時能更快掌握新人們的難處。」我說。
或許,明天、後天,他仍會遇到更多難題。但至少,今天的相談讓他釐清了一些困惑。再不然,隨時再來『書業相談室』相談吧!我們笑著說。
撰文:E編
這次的相談,我們圍繞在「能力」、「愛」與「態度」這三個主題上。
M留下的相談內容:「雖然很喜歡編輯這份工作,但即便已經入行一年多,能力還是很不到位……希望尋求突破與改進的辦法。」
能坦承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多大的勇氣?或者說,是經歷了多少挫折與質疑,才讓人不得不承認?我們希望能進一步交流與理解,雖然不確定能幫上多少忙,但決定先從「能力」這個關鍵字談起。
「入職以來,我總覺得自己還有許多不足,擔心會影響他人、造成困擾,甚至傷害到別人。我很容易犯錯,但矛盾的是,我其實也經歷並解決了很多問題……然而,最終又總是回到『我能力不足』的這個循環中。」M有些困惑,不確定地說著。
深入聊後才知道,原來他入職不久,部門便歷經人員流動的混亂期。在缺人手的情況下,M接手了數個大型專案,即便最終順利完成,但過程中身心俱疲。
「我常想,如果自己能力夠強、反應夠快,是否就能幫助到更多人,減少不必要的錯誤?」M困惑著。
「有時候,問題並不只是出在你自己,也或許是外在環境的影響。不論是制度層面還是管理層面,主管是否有發現你的困難?是否有可能是工作量過重,或是其他潛在問題?我們不希望你第一時間就把問題歸咎於自己能力不足。」我回。
當進一步詢問M一個月需負責的書籍數量時,答案令人驚訝,他的工作量龐大,還需規劃每本書的行銷活動,甚至負責接待國外作者。「我的名片上寫的是企劃編輯。」M苦笑著說。
剛畢業就進入出版業的新鮮人,卻同時承擔編輯與企劃的雙重職責,在高負荷的環境下,責任心讓他不斷自責,認為自己跟不上別人的步調。而這背後支撐他的,是對閱讀的「愛」。
一起相談的H編說:「你對閱讀的熱愛驅動著你的能力提升,但你的責任心,也容易讓你陷入自責的循環。」
「我總覺得自己從沒真正學過編輯的能力。前輩只能帶著我『做中學』,遇到狀況才學,缺少一套有邏輯的系統性教學,然後很快地就要直接上戰場……」
我們知道,像M這樣的新鮮人並不少見,他們對閱讀充滿熱情,對書籍懷抱愛意,卻往往因為不健全的產業環境、無法與工作量匹配的薪資,而陷入挫折、內耗,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所幸,M仍然願意繼續嘗試,他語氣帶著喜悅:「畢竟在大學時期,這些作品伴我、惠我良多,我希望能成為好作品的推手,把它們介紹給更多喜愛這些作品的讀者。」
願意正向面對困難、審視自身不足,這已經是M展現出的寶貴特質。
我們建議他,善用工具來釐清工作盲點,並積極與主管建立良好的溝通。如果體制內無法有效成長,那麼就向體制外尋求資源,例如參加出版相關聚會、多了解友社的編輯流程,並開始建立自己的人脈。
「或者,你可以先和同事組一個小團隊,互相交流……」
「其實我從大學時期就關注出版業了,像是你們的粉專、A編工事中、出版魯蛇、編哭編笑,我都有在追。」M笑著說。
我和H編對視一笑,心裡不禁希望自己不是誤人子弟。我們都清楚,出版業的新人培養並不容易,也見過許多懷抱熱忱的人,在現實壓力下選擇離開。如果我們的相談能為這些新血帶來一些幫助,那或許也是對產業的一種貢獻吧。
最後,我們問M,還有什麼想了解的嗎?今天的相談是否有幫助到他?
M搖搖頭,露出放心的笑容:「不會,而且相談後,我覺得安心多了。」
「謝謝。其實透過這次的相談,我們對出版新人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促使我們思考應對之道,讓未來在相談時能更快掌握新人們的難處。」我說。
或許,明天、後天,他仍會遇到更多難題。但至少,今天的相談讓他釐清了一些困惑。再不然,隨時再來『書業相談室』相談吧!我們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