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黃土水〈出生於臺灣〉
在國外逛博物館、看各地的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時
想到這段話,總是很有感觸
或許因為身在異地,更能感受到歷史文化與記憶的珍貴
常常提醒自己在欣賞和熟悉世界各地的藝術時
也不要忘記臺灣美術的發展從何而來、有哪些人曾經努力過
正因為這樣,我個人認為《風景心境》這套臺灣美術史經典的再版特別有意義
不只是一種延續,也是一種回望
希望讓臺灣這段美術史能被更多人看懂、讀懂,和感動
這套書裡收錄了從1907年到1945年之間
142篇由臺灣早期藝術家與藝評者親筆撰寫的文章
橫跨日治時期不同的報紙與雜誌
這些珍貴的紀錄,不只是研究者的重要資料
也是我們可以更貼近那個時代
看見臺灣早期藝術家如何思考藝術、討論展覽、描寫風景、記錄生活
並認識孕育臺灣近代藝術發展這塊土地的一扇窗口
期待這套好書可以被更多人看見(我自己贊助了一套)
也發自內心地推薦給每一位支持臺灣美術史的你
----------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的人‧言說‧記憶》(全七冊)
募資時間|即日起至8月4日止
募資網址|https://lihi2.com/Fgomg
「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臺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黃土水〈出生於臺灣〉
在國外逛博物館、看各地的歷史文物和藝術作品時
想到這段話,總是很有感觸
或許因為身在異地,更能感受到歷史文化與記憶的珍貴
常常提醒自己在欣賞和熟悉世界各地的藝術時
也不要忘記臺灣美術的發展從何而來、有哪些人曾經努力過
正因為這樣,我個人認為《風景心境》這套臺灣美術史經典的再版特別有意義
不只是一種延續,也是一種回望
希望讓臺灣這段美術史能被更多人看懂、讀懂,和感動
這套書裡收錄了從1907年到1945年之間
142篇由臺灣早期藝術家與藝評者親筆撰寫的文章
橫跨日治時期不同的報紙與雜誌
這些珍貴的紀錄,不只是研究者的重要資料
也是我們可以更貼近那個時代
看見臺灣早期藝術家如何思考藝術、討論展覽、描寫風景、記錄生活
並認識孕育臺灣近代藝術發展這塊土地的一扇窗口
期待這套好書可以被更多人看見(我自己贊助了一套)
也發自內心地推薦給每一位支持臺灣美術史的你
----------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的人‧言說‧記憶》(全七冊)
募資時間|即日起至8月4日止
募資網址|https://lihi2.com/Fgo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