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營建薯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最夯的就是大寶佳集團降價15-20%跟壓供應商價格5-10%的新聞了

https://news.tvbs.com.tw/money/2920124

https://news.591.com.tw/news/11457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02149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會帶動殺價競爭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但薯叔是正面看待,原因如下:

1️⃣部分蛋殼蛋白區超漲,調降售價是合理的,精華區域品牌建商及非首購換屋產品,客群不同,沒有立即降價壓力。

2️⃣降價可以有效帶動看屋人潮(像薯叔就想去看看寶佳是不是真的有降價XD)。

3️⃣小建商又被將一軍,原本沒資金、沒工人、沒買氣已經很慘了,現在又多一個成本又沒優勢,賣一戶可能賠一戶,更壓縮生存空間,持續往大者恆大方向發展。

4️⃣大建商本厚地多,犧牲一點獲利把市場信心帶上來,之後幾年在慢慢調整賺回來就好,先救買氣才是上策,況且這2-3年已經賺得很飽。

5️⃣觀察指標個案7-8月成交量若能顯著提升,可能會帶動更多建商投入降價行列,把量衝出來,這樣代銷業者會是第一波受惠者。

6️⃣降價幅度若能讓金龍哥滿意,年底放寬管制的機率增加不少。


💹個股操作紀錄:

6月趁發哥跌破40元時有加碼比較多部位,海悅110左右中買(套慘QQ),長虹80-84小買,達麗跌破48時小買,全坤跌多時微買,整體營建持股來到85%左右,槓桿也快速提升到1.45,之前材料跟精成科出清的部分幾乎都投入營建了,希望之後回頭看是正確的選擇。


🧡其他心得:

1️⃣用平均年報酬去評估投資標的,壓制想買KY股或債券ETF降所得稅的心態:股利到一個程度會想要降所得稅,不想被政府抽太多,所以就會思考KY股或債券ETF等境外配息,但卻忽略了省下的稅費可能跟失去的年報酬不成正比,另外還有匯率風險,尤其近期波動劇烈,這都是需要考量的,台幣跌破29薯叔差點又衝動進場XD。

2️⃣盤整不破底不一定是低點,只是還沒破而已:不少人會用股價一段時間不破底,當作底部進場點,即使基本面設定的買入價格還未到,還是會開始買入,甚至大筆all in,近期有一些觀察的標地就有這樣的情形,例如自己設定20元是安全的進場點,但可能跌到25元就盤整好長一段時間不再破底,可能就會想說差不多是底部了,一下子就買太多,結果出量就往下破了,真的跌到20元反而因為子彈打太快,沒錢也不敢加碼了。

小男-avatar-img
小男和其他 2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營建薯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期最夯的就是大寶佳集團降價15-20%跟壓供應商價格5-10%的新聞了

https://news.tvbs.com.tw/money/2920124

https://news.591.com.tw/news/11457

https://www.nownews.com/news/6702149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樣會帶動殺價競爭導致毛利率大幅下滑,但薯叔是正面看待,原因如下:

1️⃣部分蛋殼蛋白區超漲,調降售價是合理的,精華區域品牌建商及非首購換屋產品,客群不同,沒有立即降價壓力。

2️⃣降價可以有效帶動看屋人潮(像薯叔就想去看看寶佳是不是真的有降價XD)。

3️⃣小建商又被將一軍,原本沒資金、沒工人、沒買氣已經很慘了,現在又多一個成本又沒優勢,賣一戶可能賠一戶,更壓縮生存空間,持續往大者恆大方向發展。

4️⃣大建商本厚地多,犧牲一點獲利把市場信心帶上來,之後幾年在慢慢調整賺回來就好,先救買氣才是上策,況且這2-3年已經賺得很飽。

5️⃣觀察指標個案7-8月成交量若能顯著提升,可能會帶動更多建商投入降價行列,把量衝出來,這樣代銷業者會是第一波受惠者。

6️⃣降價幅度若能讓金龍哥滿意,年底放寬管制的機率增加不少。


💹個股操作紀錄:

6月趁發哥跌破40元時有加碼比較多部位,海悅110左右中買(套慘QQ),長虹80-84小買,達麗跌破48時小買,全坤跌多時微買,整體營建持股來到85%左右,槓桿也快速提升到1.45,之前材料跟精成科出清的部分幾乎都投入營建了,希望之後回頭看是正確的選擇。


🧡其他心得:

1️⃣用平均年報酬去評估投資標的,壓制想買KY股或債券ETF降所得稅的心態:股利到一個程度會想要降所得稅,不想被政府抽太多,所以就會思考KY股或債券ETF等境外配息,但卻忽略了省下的稅費可能跟失去的年報酬不成正比,另外還有匯率風險,尤其近期波動劇烈,這都是需要考量的,台幣跌破29薯叔差點又衝動進場XD。

2️⃣盤整不破底不一定是低點,只是還沒破而已:不少人會用股價一段時間不破底,當作底部進場點,即使基本面設定的買入價格還未到,還是會開始買入,甚至大筆all in,近期有一些觀察的標地就有這樣的情形,例如自己設定20元是安全的進場點,但可能跌到25元就盤整好長一段時間不再破底,可能就會想說差不多是底部了,一下子就買太多,結果出量就往下破了,真的跌到20元反而因為子彈打太快,沒錢也不敢加碼了。

小男-avatar-img
小男和其他 22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