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的煉金工房
avatar-avatar
哈斯的採購人生
發佈於陪你讀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 提要

《小資向錢衝!》是投資作家施昇輝為小資族量身打造的理財入門書,透過六大類問答與生活實例,傳達「用簡單的方法穩穩賺」的理念。全書用親切白話的語氣,拆解投資迷思與日常理財觀念,內容不僅聚焦於股票投資,也涵蓋生活開銷、資金配置與風險控管。

書中重點包括:
✔ 股票要用減法,而非加法:投資不是追逐明牌,而是刪去不適合的標的。排除冷門、波動大的股票,集中資金在穩健的ETF 上。
✔ 工作是主餐,投資是附餐:作者強調投資不是主業,必須有穩定收入來源,才能在市場波動時不被迫賣出,保持長期持有的底氣。
✔ 善用生活節流──拿鐵因子:釐清需要和想要,累積下來的金額就是投資本金。理財從生活細節做起,是建立財富的第一步。
✔ ETF 並非全然是指數型投資:作者提醒讀者,大多數 ETF,但仍有成分股的選擇與調整機制,不是完全複製市場,因此持有時也需理解其背後邏輯。
✔ 0050 與 0056 沒有年齡限制:不是年輕人只能買成長型、長輩只能領配息,投資應根據個人需求、風險承受力來選擇標的,而非單看年齡分類。

新手也能讀懂、學會的理財書:內容簡單易懂,不需具備深厚的金融背景也能理解並實踐,特別適合對投資有興趣卻遲遲無法入門的小資族。



■ 心得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務實且溫和的語氣。相較於其他投資書總強調報酬率或短期績效,《小資向錢衝!》更像一位理性的大叔,緩緩地說:「別急,先把基本功練好。」

「股票不要用加法,要用減法」這句話深得我心。大多數新手在市場中總想追尋哪檔會漲、哪裡有暴利,結果卻常在波動中慌張進出、賠錢收場。減法投資則是刪去複雜與風險,保留最核心穩健的標的,讓你可以專注長期、安心持有。

本書也點出了很多人常見的盲點:把投資當主業,把日常花費視為無傷大雅。但其實穩定的工作才是投資的底氣,日常生活的小錢正是你未來的本金。每天的一杯咖啡、一個外食選擇,長期下來就能轉化為持股、成為被動收入的起點。

在 ETF 的選擇上,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選擇能代表市場、成分穩定、有基本面支撐的 ETF,比追逐熱門題材更實在。而對於 0050、0056 的年齡迷思,他也提出了平衡觀點──年輕人未必要放棄領息,長者也可以參與成長,重點在於了解自己的需求。

最後提出兩個我認為想討論的部分:

1️⃣ 一定要完全追蹤大盤才是指數型 ETF 嗎?
我自己認為不盡然。因為現在的國際趨勢在研發與製造的投資成本上升,幾乎不可避免大者恆大,感興趣可以查閱《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與其擔心錯過千萬隻股票裡面的一隻明星股,倒不如專注在已有的體質好的公司。
0050 和 VOO 已足以追蹤大趨勢,但仍可以視自己需求與風險評估選擇 VTI 或 VT。

2️⃣ 三十歲兩千萬真的不夠用嗎?
我認為三十歲兩千萬謹慎使用應該是綽綽有餘,以先預留兩百萬,其餘每年領 90 萬打造被動收入,父母又有房子的前提下(應該也有儲養老金),如果真的找不到志業我認為用心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
每年領 90 萬已經足以打敗大多數的年輕人,搭配錯峰旅遊和閒錢投資已相當足矣。
文章中推測要連另一半都一起養我覺得不太合理(或許在對方原提問中有說明/或者這是老婆的),先喘口氣在慢慢挑選喜歡的工作或者安心生活我認為都是個人的自由,也應該尊重,大前提是仔細考慮清楚。
我們需要仔細省思,不要陷於盲目追求零風險或者高收入等陷阱,錯誤使用寶貴的時間。

灣拿加大臺-avatar-img
灣拿加大臺和其他 4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哈斯的採購人生
發佈於陪你讀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src

■ 提要

《小資向錢衝!》是投資作家施昇輝為小資族量身打造的理財入門書,透過六大類問答與生活實例,傳達「用簡單的方法穩穩賺」的理念。全書用親切白話的語氣,拆解投資迷思與日常理財觀念,內容不僅聚焦於股票投資,也涵蓋生活開銷、資金配置與風險控管。

書中重點包括:
✔ 股票要用減法,而非加法:投資不是追逐明牌,而是刪去不適合的標的。排除冷門、波動大的股票,集中資金在穩健的ETF 上。
✔ 工作是主餐,投資是附餐:作者強調投資不是主業,必須有穩定收入來源,才能在市場波動時不被迫賣出,保持長期持有的底氣。
✔ 善用生活節流──拿鐵因子:釐清需要和想要,累積下來的金額就是投資本金。理財從生活細節做起,是建立財富的第一步。
✔ ETF 並非全然是指數型投資:作者提醒讀者,大多數 ETF,但仍有成分股的選擇與調整機制,不是完全複製市場,因此持有時也需理解其背後邏輯。
✔ 0050 與 0056 沒有年齡限制:不是年輕人只能買成長型、長輩只能領配息,投資應根據個人需求、風險承受力來選擇標的,而非單看年齡分類。

新手也能讀懂、學會的理財書:內容簡單易懂,不需具備深厚的金融背景也能理解並實踐,特別適合對投資有興趣卻遲遲無法入門的小資族。



■ 心得

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務實且溫和的語氣。相較於其他投資書總強調報酬率或短期績效,《小資向錢衝!》更像一位理性的大叔,緩緩地說:「別急,先把基本功練好。」

「股票不要用加法,要用減法」這句話深得我心。大多數新手在市場中總想追尋哪檔會漲、哪裡有暴利,結果卻常在波動中慌張進出、賠錢收場。減法投資則是刪去複雜與風險,保留最核心穩健的標的,讓你可以專注長期、安心持有。

本書也點出了很多人常見的盲點:把投資當主業,把日常花費視為無傷大雅。但其實穩定的工作才是投資的底氣,日常生活的小錢正是你未來的本金。每天的一杯咖啡、一個外食選擇,長期下來就能轉化為持股、成為被動收入的起點。

在 ETF 的選擇上,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選擇能代表市場、成分穩定、有基本面支撐的 ETF,比追逐熱門題材更實在。而對於 0050、0056 的年齡迷思,他也提出了平衡觀點──年輕人未必要放棄領息,長者也可以參與成長,重點在於了解自己的需求。

最後提出兩個我認為想討論的部分:

1️⃣ 一定要完全追蹤大盤才是指數型 ETF 嗎?
我自己認為不盡然。因為現在的國際趨勢在研發與製造的投資成本上升,幾乎不可避免大者恆大,感興趣可以查閱《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與其擔心錯過千萬隻股票裡面的一隻明星股,倒不如專注在已有的體質好的公司。
0050 和 VOO 已足以追蹤大趨勢,但仍可以視自己需求與風險評估選擇 VTI 或 VT。

2️⃣ 三十歲兩千萬真的不夠用嗎?
我認為三十歲兩千萬謹慎使用應該是綽綽有餘,以先預留兩百萬,其餘每年領 90 萬打造被動收入,父母又有房子的前提下(應該也有儲養老金),如果真的找不到志業我認為用心生活也是不錯的選擇。
每年領 90 萬已經足以打敗大多數的年輕人,搭配錯峰旅遊和閒錢投資已相當足矣。
文章中推測要連另一半都一起養我覺得不太合理(或許在對方原提問中有說明/或者這是老婆的),先喘口氣在慢慢挑選喜歡的工作或者安心生活我認為都是個人的自由,也應該尊重,大前提是仔細考慮清楚。
我們需要仔細省思,不要陷於盲目追求零風險或者高收入等陷阱,錯誤使用寶貴的時間。

灣拿加大臺-avatar-img
灣拿加大臺和其他 4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