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大專院校工作要滿兩年了。覺得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做個案或辦活動,而是還是一磨再磨的行政作業:找講師、辦活動、試著處理不同的經費項目,跟不同單位接洽連繫、上簽呈、核銷核銷再核銷等等,甚至花時間去進修行政作業上。
認識更多的人,而終於稍稍離開那種非常徬徨的狀態,能力上足夠應付工作了。很幸運的我接手的業務,前輩們留下編纂好的各種工作流程,把一個工作的SOP做起來,然後試著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優化、有更多不同的學習是很新的體驗。
我還是對於自己好像很難把經驗講的很清楚或講簡單點感到很煩躁。但快到一年的現在好像也有一種頓悟是我得學著尊重我的情感、這些感覺與體驗。
當然我想的也沒有錯,我的確需要組織很多東西,只是這個過程裡我的感覺很重要,我總體歸納出的判斷不能少了我自己。
我覺得我需要清楚地去算效率才行。疲勞了一陣子,開始又更想把工作做好。
到大專院校工作要滿兩年了。覺得最深刻的反而不是做個案或辦活動,而是還是一磨再磨的行政作業:找講師、辦活動、試著處理不同的經費項目,跟不同單位接洽連繫、上簽呈、核銷核銷再核銷等等,甚至花時間去進修行政作業上。
認識更多的人,而終於稍稍離開那種非常徬徨的狀態,能力上足夠應付工作了。很幸運的我接手的業務,前輩們留下編纂好的各種工作流程,把一個工作的SOP做起來,然後試著在自己的崗位上更優化、有更多不同的學習是很新的體驗。
我還是對於自己好像很難把經驗講的很清楚或講簡單點感到很煩躁。但快到一年的現在好像也有一種頓悟是我得學著尊重我的情感、這些感覺與體驗。
當然我想的也沒有錯,我的確需要組織很多東西,只是這個過程裡我的感覺很重要,我總體歸納出的判斷不能少了我自己。
我覺得我需要清楚地去算效率才行。疲勞了一陣子,開始又更想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