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以為我是要說說我的水盂嗎?不!其實我是想說說國內陶藝家的器形問題,嚴格說來我是想批評國內柴燒陶藝家的器形美感。
柴燒陶自成一個陶藝的領域,國內該領域的陶藝家大多數執著於研究柴燒特有的火痕、落灰等紋理美感,結果大多(不是全部)對器形都不注重。就算有重視,其美學品味也不高,概以一句「拙樸」為藉口,多數的器形就放給他又笨又醜又難用,要比例沒比例要美學沒美學。我就說美學先得滿足在優質的領域,才能來談觀點的問題,別總是拿見人見智的說法來掩飾自己不足的品味能力與見識,連美學都無法滿足,根本不配稱之為「家」。器形問題在柴燒陶藝的領域特別嚴重。我也買過器形樸拙雅緻具備美感品味的柴燒陶器,然而我必須說那是鳳毛麟角。
照片裡這個水盂(盛水放置於桌案,以小匙舀水于硯台上研墨的書畫用小器皿),其實是個茶杯。我覺得型態笨的可以且成型非常隨便,以茶杯而言,這杯子難用得要死完全沒考慮到實際的使用。肚大口窄的形狀,導致非得把頭仰到頸脖子卡住還喝不盡杯中的茶水。要獨享茶水,它太小裝不完一個普規的老人茶壺裡的茶,要分享的話,這杯子又嫌太大,使用模式變得很複雜。當初是覺得表面柴燒落灰形成的紋理與火痕還不錯,那個老實的陶藝師又懇求說那天都沒開張願意給予折扣,最終我把它買下,然而喝過一次茶後便將之冷落。幾年後這茶杯被我拿來當水盂用剛剛好,也終於讓這個妾身難明的茶杯在案頭上有了個卓雅(拙雅)的機會。
大家以為我是要說說我的水盂嗎?不!其實我是想說說國內陶藝家的器形問題,嚴格說來我是想批評國內柴燒陶藝家的器形美感。
柴燒陶自成一個陶藝的領域,國內該領域的陶藝家大多數執著於研究柴燒特有的火痕、落灰等紋理美感,結果大多(不是全部)對器形都不注重。就算有重視,其美學品味也不高,概以一句「拙樸」為藉口,多數的器形就放給他又笨又醜又難用,要比例沒比例要美學沒美學。我就說美學先得滿足在優質的領域,才能來談觀點的問題,別總是拿見人見智的說法來掩飾自己不足的品味能力與見識,連美學都無法滿足,根本不配稱之為「家」。器形問題在柴燒陶藝的領域特別嚴重。我也買過器形樸拙雅緻具備美感品味的柴燒陶器,然而我必須說那是鳳毛麟角。
照片裡這個水盂(盛水放置於桌案,以小匙舀水于硯台上研墨的書畫用小器皿),其實是個茶杯。我覺得型態笨的可以且成型非常隨便,以茶杯而言,這杯子難用得要死完全沒考慮到實際的使用。肚大口窄的形狀,導致非得把頭仰到頸脖子卡住還喝不盡杯中的茶水。要獨享茶水,它太小裝不完一個普規的老人茶壺裡的茶,要分享的話,這杯子又嫌太大,使用模式變得很複雜。當初是覺得表面柴燒落灰形成的紋理與火痕還不錯,那個老實的陶藝師又懇求說那天都沒開張願意給予折扣,最終我把它買下,然而喝過一次茶後便將之冷落。幾年後這茶杯被我拿來當水盂用剛剛好,也終於讓這個妾身難明的茶杯在案頭上有了個卓雅(拙雅)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