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avatar
時光土場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提醒大家每個注意事項都要點進去一字一字看,不要被旅行社騙到錢】

上週我特別帶家人去大阪看萬國博覽會。大概7月初就在KKday 上面把門票張羅好,順便還加購了大阪地鐵的周遊券。結果到了當天早上我要啟用地鐵周遊券的時候,畫面卻一直跑不出來,回頭去看商品憑證才發現兌換期限居然給我押在8/4,也就是購買下單後一個月。

因為我印象中明明有在需求上提及旅行日期,怎麼還會給我押一個鐵定過期的期限?我開始跟文字客服周旋,官方便跳針聲明票券無法指定使用日期、取消規定等等,就是不退我還沒使用的地鐵票錢。

如果官方寫得很清楚而我沒看到,那我就認了,但我們來看看他寫在哪裡?票券商品頁面的購買注意事項、使用方式全部都是在講萬博門票。下單之前除非你再點進每個方案詳情,才會看到地鐵周遊券的兌換期限。好笑的是兌換期限第一段寫是到「2025-10-13」,看到第一段就放心下單了,誰知道地鐵周遊券的期限藏在第二段的第二句話。

不過話說回來,到底KKday為什麼要把兩個兌換期限根本不一樣的東西綁在一起賣?尤其是萬博場館抽籤行前兩個月就開始了,搭配周遊券的兌換期限怎麼會設定只有一個月?擺明就是要看能不能騙到沒看清楚資訊的消費者,真的是惡質。

----------------------------------------(本文開始)--------------------------------------------------

昨天我在脆上發了上面這篇文。本來是想說一方面當成警世文,另一方面當作情緒釋放的管道。誰知道吸引來留言的全是嘲諷、開嗆我自己沒看清楚,甚至還有人看留言一面倒,直說「大逆風,哈哈哈」。如果是政治文引來不同立場的人吵架也就算了,居然連單純的生活抒發都會引人來吵架,一氣之下我就把脆的軟體從手機上刪除了。


理性上我當然知道我自己理虧,但不免還是會想為什麼從看到商品到下單一路上,業者提供的防呆機制如此不足。有在旅遊網站上買過東西的都知道,有時候他會跳出月曆給你選日期,如果不能賣的日期會鎖起來不給你點選。為什麼大阪萬博+地鐵周遊券的組合做不到?只要他鎖住一個月後的日期不讓我下單,我或許就會注意到地鐵周遊券兌換效期只有一個月。況且,大阪萬博的場館抽籤兩個月前就開放了,門票綁一個效期不到一個月的東西本來就很違反直覺。


然而我最納悶的,就是為何脆的演算法會吸引到這群人?這群人為什麼要對毫無關聯的陌生人開嗆,展現出他的優越感?十多年前臉書、各種手機通訊軟體橫空出世,本來是讓朋友之間不論是聊天、做作業都能跨越物理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結果十多年發展下來,人們在社群軟體(SNS)上不再花費大多數心力在朋友的動態,動態牆上不停推送你不曾讚過讚的粉專和帳號,極端如脆甚至只會吸引陌生人來吵架,完全背離SNS發明的初衷。真可謂越是使用SNS,反而越來越孤單的時代。


讓我想起以前的長輩總是告誡我們不要一直滑手機。的確,在演算法越走越偏的現在,能夠打破孤單大概只剩下實體的見面與活動。然而,在長輩們也加入滑手機的行列之後,似乎宣告著為時已晚。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avatar-img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
avatar-avatar
時光土場
發佈於討論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提醒大家每個注意事項都要點進去一字一字看,不要被旅行社騙到錢】

上週我特別帶家人去大阪看萬國博覽會。大概7月初就在KKday 上面把門票張羅好,順便還加購了大阪地鐵的周遊券。結果到了當天早上我要啟用地鐵周遊券的時候,畫面卻一直跑不出來,回頭去看商品憑證才發現兌換期限居然給我押在8/4,也就是購買下單後一個月。

因為我印象中明明有在需求上提及旅行日期,怎麼還會給我押一個鐵定過期的期限?我開始跟文字客服周旋,官方便跳針聲明票券無法指定使用日期、取消規定等等,就是不退我還沒使用的地鐵票錢。

如果官方寫得很清楚而我沒看到,那我就認了,但我們來看看他寫在哪裡?票券商品頁面的購買注意事項、使用方式全部都是在講萬博門票。下單之前除非你再點進每個方案詳情,才會看到地鐵周遊券的兌換期限。好笑的是兌換期限第一段寫是到「2025-10-13」,看到第一段就放心下單了,誰知道地鐵周遊券的期限藏在第二段的第二句話。

不過話說回來,到底KKday為什麼要把兩個兌換期限根本不一樣的東西綁在一起賣?尤其是萬博場館抽籤行前兩個月就開始了,搭配周遊券的兌換期限怎麼會設定只有一個月?擺明就是要看能不能騙到沒看清楚資訊的消費者,真的是惡質。

----------------------------------------(本文開始)--------------------------------------------------

昨天我在脆上發了上面這篇文。本來是想說一方面當成警世文,另一方面當作情緒釋放的管道。誰知道吸引來留言的全是嘲諷、開嗆我自己沒看清楚,甚至還有人看留言一面倒,直說「大逆風,哈哈哈」。如果是政治文引來不同立場的人吵架也就算了,居然連單純的生活抒發都會引人來吵架,一氣之下我就把脆的軟體從手機上刪除了。


理性上我當然知道我自己理虧,但不免還是會想為什麼從看到商品到下單一路上,業者提供的防呆機制如此不足。有在旅遊網站上買過東西的都知道,有時候他會跳出月曆給你選日期,如果不能賣的日期會鎖起來不給你點選。為什麼大阪萬博+地鐵周遊券的組合做不到?只要他鎖住一個月後的日期不讓我下單,我或許就會注意到地鐵周遊券兌換效期只有一個月。況且,大阪萬博的場館抽籤兩個月前就開放了,門票綁一個效期不到一個月的東西本來就很違反直覺。


然而我最納悶的,就是為何脆的演算法會吸引到這群人?這群人為什麼要對毫無關聯的陌生人開嗆,展現出他的優越感?十多年前臉書、各種手機通訊軟體橫空出世,本來是讓朋友之間不論是聊天、做作業都能跨越物理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結果十多年發展下來,人們在社群軟體(SNS)上不再花費大多數心力在朋友的動態,動態牆上不停推送你不曾讚過讚的粉專和帳號,極端如脆甚至只會吸引陌生人來吵架,完全背離SNS發明的初衷。真可謂越是使用SNS,反而越來越孤單的時代。


讓我想起以前的長輩總是告誡我們不要一直滑手機。的確,在演算法越走越偏的現在,能夠打破孤單大概只剩下實體的見面與活動。然而,在長輩們也加入滑手機的行列之後,似乎宣告著為時已晚。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avatar-img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和其他 4 人喜歡這篇
avatar-img
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