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泳杉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出版發行:財團法人台南市淨宗學會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1.為人父母——我們都想教出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根本:身教。這本書提醒父母,先把自己教好,才有資格教孩子。
2.社會風氣——今天的社會充斥著浮躁與焦慮,父母急著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卻忘了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與「家庭氛圍」。
二.開場小故事
有一位大學校長在新生入學典禮上,只提了三個要求:不要亂停腳踏車、不要作弊、不要遲到。
聽起來要求簡單,但卻觸及了做人最基本的誠信與責任。周老師提醒:人格教育若在幼兒階段紮下根基,將比日後用力補救容易太多。
三.重點摘要
A.修身:父母先教育自己
故事一:一位爸爸改掉自己壞習慣,女兒也跟著改正,前後竟花了兩年。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鏡子。
提醒:我們常要求孩子不要看iPad,卻自己手機不離手。這樣的「雙重標準」,孩子看在眼裡,自然模仿。
啟發:教育不是說,而是做。孩子的五感像攝影機,默默記錄父母的行為。
B.齊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故事二:有些家長常在家人面前批評老師,結果孩子對老師失去尊敬,學習也大打折扣。
夫妻是教育的起點:家庭氣氛是孩子的土壤,如果父母情緒暴躁、語言粗魯,孩子就會吸收這些「負面因子」。
啟發:教育是合力,學校只是延伸,家庭才是根基。
C.我們的孩子:習慣與品格比起跑點更重要
短跑怕輸在起跑點,人生卻是長跑。父母過度逼迫,只會讓孩子厭學。
怕孩子吃苦,最後反讓孩子吃一輩子苦——例如不讓孩子做家事,害怕他做不好,結果剝奪了孩子學習挫折與承擔的機會。
飯桌的啟示:若每一口好菜都先夾給孩子,他會誤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其實,教育孩子感恩與尊重長輩,更能培養謙和的人格。
四.結語
周老師提醒我們:孩子很好教,問題往往出在大人沒做到。
🌟 今天不做教育,明天就要蓋監獄。從修身做起,給孩子一個有溫度、有方向的家。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
作者:周泳杉
出版時間:2012年8月
出版發行:財團法人台南市淨宗學會
一.為什麼讀這本書?
1.為人父母——我們都想教出乖巧、懂事的孩子,但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根本:身教。這本書提醒父母,先把自己教好,才有資格教孩子。
2.社會風氣——今天的社會充斥著浮躁與焦慮,父母急著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卻忘了最重要的是「人格教育」與「家庭氛圍」。
二.開場小故事
有一位大學校長在新生入學典禮上,只提了三個要求:不要亂停腳踏車、不要作弊、不要遲到。
聽起來要求簡單,但卻觸及了做人最基本的誠信與責任。周老師提醒:人格教育若在幼兒階段紮下根基,將比日後用力補救容易太多。
三.重點摘要
A.修身:父母先教育自己
故事一:一位爸爸改掉自己壞習慣,女兒也跟著改正,前後竟花了兩年。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鏡子。
提醒:我們常要求孩子不要看iPad,卻自己手機不離手。這樣的「雙重標準」,孩子看在眼裡,自然模仿。
啟發:教育不是說,而是做。孩子的五感像攝影機,默默記錄父母的行為。
B.齊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故事二:有些家長常在家人面前批評老師,結果孩子對老師失去尊敬,學習也大打折扣。
夫妻是教育的起點:家庭氣氛是孩子的土壤,如果父母情緒暴躁、語言粗魯,孩子就會吸收這些「負面因子」。
啟發:教育是合力,學校只是延伸,家庭才是根基。
C.我們的孩子:習慣與品格比起跑點更重要
短跑怕輸在起跑點,人生卻是長跑。父母過度逼迫,只會讓孩子厭學。
怕孩子吃苦,最後反讓孩子吃一輩子苦——例如不讓孩子做家事,害怕他做不好,結果剝奪了孩子學習挫折與承擔的機會。
飯桌的啟示:若每一口好菜都先夾給孩子,他會誤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其實,教育孩子感恩與尊重長輩,更能培養謙和的人格。
四.結語
周老師提醒我們:孩子很好教,問題往往出在大人沒做到。
🌟 今天不做教育,明天就要蓋監獄。從修身做起,給孩子一個有溫度、有方向的家。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推薦大家購買閱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