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說現在是農曆七月,恰好想到我大概在前年上架的小說《劣童遊戲》與《識夢之懼》都是驚悚性質的奇幻小說。到處在撰寫這兩部故事時,有確實帶著一點想要嚇人的心思寫完它。
而早在2020年,我其實就寫過不少驚悚、恐怖題材的極短篇。有些寫得極糟糕,有些差強人意,也有些出乎意料的好……我想大概就是那時候,我不自覺會開始思考「某些故事是不是用驚悚、恐懼來呈現會更好」而寫下充滿恐懼的作品。
呈現恐懼的氛圍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你看過夠多恐怖、驚悚電影,玩夠多遊戲,你會知道該怎麼嚇人;但我特別喜愛B級片。這些品質糟糕的爛片最擅長的,就是把有潛力磨成鑽石的原石,硬是打成路邊不堪的爛石頭一一可是依舊吸引人。因為你看得到它失落的潛力。
這麼說吧。我在大學剛搬入租屋處,那時候還是用古老的電視機,我就無聊轉轉看看,然後就看到一部有個如爛泥般的怪物總是潛伏在下水道,現身時總是把人類吸食成只剩一副骨架。
這個怪物塑造的非常完美,恐怖感滿點。但唯一的大問題,就是面對他的人類實在太像諧星了。導致這部恐怖片顯得很廉價一一它確實是。
這就是失落的潛力。恐怖得很完美,但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過去以來,類似的B級片還不少。
我愛慘這種感覺。
因為它讓我看到、思考,面對恐懼更好的辦法。
或者加入它們。
《劣童遊戲》是我第二部在炬時秘典上架的作品。我當初雖然定調它是個驚悚奇幻小說,但因為視角是小孩子,我實在按捺不住衝動,在裡頭添加一點(其實是不少)我在B級片看到的荒謬要素。
舉例來說,在這部故事裡有個象徵恐怖的存在,而他們生活的山野森林,也充斥著其它恐怖存在;可是在某個橋段,孩子們卻表現出「父母的苛責遠比怪物們還可怕」的荒謬結論。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這段,但我自己很愛。
誰能想得到,小孩子的思考模式就是這麼荒唐到,寧願走入更可怕的黑暗,卻不願回歸其實相對安全的環境?
人類一向都是短視近利,我愛死這種因為短視近利而做出愚蠢選擇的錯誤決定。
想想為了救狗打開大門放殭屍進來的老人吧。
是說現在是農曆七月,恰好想到我大概在前年上架的小說《劣童遊戲》與《識夢之懼》都是驚悚性質的奇幻小說。到處在撰寫這兩部故事時,有確實帶著一點想要嚇人的心思寫完它。
而早在2020年,我其實就寫過不少驚悚、恐怖題材的極短篇。有些寫得極糟糕,有些差強人意,也有些出乎意料的好……我想大概就是那時候,我不自覺會開始思考「某些故事是不是用驚悚、恐懼來呈現會更好」而寫下充滿恐懼的作品。
呈現恐懼的氛圍其實一點也不難。只要你看過夠多恐怖、驚悚電影,玩夠多遊戲,你會知道該怎麼嚇人;但我特別喜愛B級片。這些品質糟糕的爛片最擅長的,就是把有潛力磨成鑽石的原石,硬是打成路邊不堪的爛石頭一一可是依舊吸引人。因為你看得到它失落的潛力。
這麼說吧。我在大學剛搬入租屋處,那時候還是用古老的電視機,我就無聊轉轉看看,然後就看到一部有個如爛泥般的怪物總是潛伏在下水道,現身時總是把人類吸食成只剩一副骨架。
這個怪物塑造的非常完美,恐怖感滿點。但唯一的大問題,就是面對他的人類實在太像諧星了。導致這部恐怖片顯得很廉價一一它確實是。
這就是失落的潛力。恐怖得很完美,但整體表現差強人意;而過去以來,類似的B級片還不少。
我愛慘這種感覺。
因為它讓我看到、思考,面對恐懼更好的辦法。
或者加入它們。
《劣童遊戲》是我第二部在炬時秘典上架的作品。我當初雖然定調它是個驚悚奇幻小說,但因為視角是小孩子,我實在按捺不住衝動,在裡頭添加一點(其實是不少)我在B級片看到的荒謬要素。
舉例來說,在這部故事裡有個象徵恐怖的存在,而他們生活的山野森林,也充斥著其它恐怖存在;可是在某個橋段,孩子們卻表現出「父母的苛責遠比怪物們還可怕」的荒謬結論。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到這段,但我自己很愛。
誰能想得到,小孩子的思考模式就是這麼荒唐到,寧願走入更可怕的黑暗,卻不願回歸其實相對安全的環境?
人類一向都是短視近利,我愛死這種因為短視近利而做出愚蠢選擇的錯誤決定。
想想為了救狗打開大門放殭屍進來的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