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花時間寫一篇完整文章,但實在覺得吃力不討好,所以還是維持一貫在貼文隨便講講就好了。
是說這些年來看韓漫也是看出心得了。我發現,韓漫的創作趨勢就像日漫一樣,大量複製、大量公式化,可是它們同時也非常重視「勾起讀者興致」。因此你隨便找一部作品來看,都會發現韓漫總是刻意凸顯誘人的情節、圖像與介紹文案,先把讀者拉進來再說。
日本漫畫、輕小說也在做類似的事,而且他們很早就知道,在開頭就必須要吸引住讀者。因此如果你這幾年同樣有在追日漫的話,應該會注意到大多數日漫第一集或是序章,結果都會刻意用表現張力極為誇張震撼的情節,拉住讀者的目光。
過往有些小說家總是認為,故事就得是要細水長流、從不起眼的日常慢慢堆疊不尋常的情節。然而隨著網路發展帶來的資訊刺激與習慣改變,讀者對於故事的理解耐心越來越低;他們寧可在短短幾秒內就被煽動性強烈的資訊刺激,也不想耗費好幾個禮拜的時間理解故事的深度。而這也正是近年出版社注意到的「商業趨勢」。
類型創作的商業性大抵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是單指異世界轉生、惡役千金這類表面形式上的「題材」,也不是看你怎麼自由發揮題材;而是你能不能在開場就讓讀者大受震撼,即便他們都知道你使用的題材早就爛大街了,卻還是能勾起他們的強烈興致。
其實從網路社群的風氣以及非小說類的文字領域也能看出端倪。
現代的網路使用者,比起細水長流般邏輯緊密內容豐富卻需要深掘的扎實文字,他們更喜好一開場就把重點講清楚,最好還要有懶人解析的內容;像在方格子的財金投資、生活日記等文字類型,也都非常重視立即讓讀者搞懂這篇文章的意圖,而不是嘮叨個五六百字才進入正題。
一切主因都還是在於「注意力」成了稀缺資源。想一下就知道,當今的網路世界有數千萬則網路資訊在爭取注意力;要從中脫穎而出,那勢必得不斷強調、凸顯自己的存在感。這是全世界的整體趨勢,沒道理出版社能夠超脫於世。
也理所當然的,身為更渺小的網路創作者,更不可能不參與這場競賽。
商業性其實就是個追逐趨勢的玩意兒。當今流行甚麼,那它就有商業價值,商業的公式也就長那副模樣。以前或許寫個異世界轉生、電玩遊戲穿越就有商業性;現在卻是你的開場就要夠刺激、夠誇張、夠波瀾不斷且絕對能留住讀者,才稱得上商業。
同樣老話一句:趨勢是市場說得算,不是我。就算不認同我的看法,市場現實也不會因為你的不認同有任何改變。
本來想花時間寫一篇完整文章,但實在覺得吃力不討好,所以還是維持一貫在貼文隨便講講就好了。
是說這些年來看韓漫也是看出心得了。我發現,韓漫的創作趨勢就像日漫一樣,大量複製、大量公式化,可是它們同時也非常重視「勾起讀者興致」。因此你隨便找一部作品來看,都會發現韓漫總是刻意凸顯誘人的情節、圖像與介紹文案,先把讀者拉進來再說。
日本漫畫、輕小說也在做類似的事,而且他們很早就知道,在開頭就必須要吸引住讀者。因此如果你這幾年同樣有在追日漫的話,應該會注意到大多數日漫第一集或是序章,結果都會刻意用表現張力極為誇張震撼的情節,拉住讀者的目光。
過往有些小說家總是認為,故事就得是要細水長流、從不起眼的日常慢慢堆疊不尋常的情節。然而隨著網路發展帶來的資訊刺激與習慣改變,讀者對於故事的理解耐心越來越低;他們寧可在短短幾秒內就被煽動性強烈的資訊刺激,也不想耗費好幾個禮拜的時間理解故事的深度。而這也正是近年出版社注意到的「商業趨勢」。
類型創作的商業性大抵就是這麼一回事。不是單指異世界轉生、惡役千金這類表面形式上的「題材」,也不是看你怎麼自由發揮題材;而是你能不能在開場就讓讀者大受震撼,即便他們都知道你使用的題材早就爛大街了,卻還是能勾起他們的強烈興致。
其實從網路社群的風氣以及非小說類的文字領域也能看出端倪。
現代的網路使用者,比起細水長流般邏輯緊密內容豐富卻需要深掘的扎實文字,他們更喜好一開場就把重點講清楚,最好還要有懶人解析的內容;像在方格子的財金投資、生活日記等文字類型,也都非常重視立即讓讀者搞懂這篇文章的意圖,而不是嘮叨個五六百字才進入正題。
一切主因都還是在於「注意力」成了稀缺資源。想一下就知道,當今的網路世界有數千萬則網路資訊在爭取注意力;要從中脫穎而出,那勢必得不斷強調、凸顯自己的存在感。這是全世界的整體趨勢,沒道理出版社能夠超脫於世。
也理所當然的,身為更渺小的網路創作者,更不可能不參與這場競賽。
商業性其實就是個追逐趨勢的玩意兒。當今流行甚麼,那它就有商業價值,商業的公式也就長那副模樣。以前或許寫個異世界轉生、電玩遊戲穿越就有商業性;現在卻是你的開場就要夠刺激、夠誇張、夠波瀾不斷且絕對能留住讀者,才稱得上商業。
同樣老話一句:趨勢是市場說得算,不是我。就算不認同我的看法,市場現實也不會因為你的不認同有任何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