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是星期六,一如往常,我選擇讓腦袋慢慢醒過來的方法,不是賴床,而是與老朋友Katherine約吃早餐。地點是熟悉的中峇魯小販中心。我們點了炒蘿蔔糕和炒蝦麵,我的甘蔗汁加酸梅冰涼爽口,她則喝著黑咖啡O。
我其實特別喜歡和Katherine聊工作。
她現在的工作和過往截然不同,完全不是坐在辦公室那一套。她現在在F&B產業,餐飲業的現場,一線的服務,每天不是站著就是忙進忙出,和我們在電腦前坐一整天的生活幾乎沒有交集。但也因為如此,聽她分享,總像打開一扇窗,看到另一個世界。
「你知道嗎?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真的很不習慣。」她一邊攪著咖啡一邊說。
她說,來自台灣的她,自然帶著一種禮貌慣性。見到同事就點頭問好,說話小心翼翼。但她很快發現——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做。「華人比較會回應,其他族群就冷冷的。」
我笑了,這讓我想到當年去美國語言學校,明明課堂上還是同組對話的同學,下課在公車站見面卻裝不認識。我當時還想,是不是我們亞洲臉孔對他們來說都長得一樣。
我們哈哈笑著,炒蘿蔔糕香氣撲鼻,生活的異文化小趣事讓人不由自主地放鬆。
但Katherine接著說的,卻讓我收起笑意——「我那時真的很想離職。」
原來,她進入的麥當勞門市對衛生要求極高。
「每天開工前要洗手30秒,每個小時還要再洗一次。那天我才洗完手、調整一下帽子,就被副主管F2大聲喝斥,要我再去洗一次。」
她並沒有碰到頭髮,但那聲大聲的指責,在所有人面前,讓她覺得無比難堪。
「我懂,真的很受傷。」我點頭。
她繼續說,還有一次處理一支客人退回來的草莓冰淇淋,要加巧克力醬。她用軟巧克力淋上去,結果又被另一位F1主管大聲斥責,說應該是整支浸進去。
「我真的不懂,她們為什麼都要用喊的?」
「後來我問了AI心理師,才想開了。」她笑笑地說。
原來,AI告訴她,在這種高效率、高標準的產業裡,現場是講求『事不對人』。不像我們辦公室講求情面與溝通,現場的語言更像軍令,直接、快速,沒有情緒,只有執行。
我不禁讚嘆:「AI真的很會分析人心耶。」還好AI出現時,我就打消考心理師證照。
炒蝦麵也差不多見底了,我們話題轉到了最近麥當勞的新活動——快樂兒童餐的盲盒。
「你知道嗎?我們店最近推出七個公仔系列,結果最瘋狂的不是學生,是一群阿姨們!」Katherine的眼睛都亮了。
那些阿姨們天天來吃兒童餐,為了集齊所有公仔,還彼此交換、比較,最後還笑說胖了一圈。
「麥當勞真的很會經營話題,竟然可以不小心抓到一群中年客群。」她邊說邊搖頭佩服。
這讓我想起品牌行銷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情感連結。哪怕是個小小的公仔,只要它能喚起期待與共鳴,就能創造價值。
聊著聊著,她還說了新加坡勞工法的一項規定:只要工作超過四小時,員工就必須有30分鐘的休息時間。
「我一開始覺得應該自動自發,有事情就做。結果被主管提醒,說我不休息他會被開除。」
後來她學會乖乖打卡休息、滑手機、喘口氣。也因為這些制度,她開始重新定義所謂的『努力』。
我們以為努力是多做一點,其實是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可以一直做下去。
那頓早餐後,我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裡浮現一句話:
「真正的專業,是在艱難環境下依然選擇不傷害自己、不埋怨他人,並持續前進。」
Katherine沒有離開那份讓她覺得受傷的工作,因為她選擇轉念;不是逃避,而是理解背後的文化與制度。
中秋節快到了。
願你我也能像這些站在櫃檯後的小螺絲一樣,穩穩地轉動自己的一環,為別人,也為自己,打造一份剛剛好的幸福。
中秋快樂。
今早是星期六,一如往常,我選擇讓腦袋慢慢醒過來的方法,不是賴床,而是與老朋友Katherine約吃早餐。地點是熟悉的中峇魯小販中心。我們點了炒蘿蔔糕和炒蝦麵,我的甘蔗汁加酸梅冰涼爽口,她則喝著黑咖啡O。
我其實特別喜歡和Katherine聊工作。
她現在的工作和過往截然不同,完全不是坐在辦公室那一套。她現在在F&B產業,餐飲業的現場,一線的服務,每天不是站著就是忙進忙出,和我們在電腦前坐一整天的生活幾乎沒有交集。但也因為如此,聽她分享,總像打開一扇窗,看到另一個世界。
「你知道嗎?剛開始上班的時候我真的很不習慣。」她一邊攪著咖啡一邊說。
她說,來自台灣的她,自然帶著一種禮貌慣性。見到同事就點頭問好,說話小心翼翼。但她很快發現——不是每個人都這麼做。「華人比較會回應,其他族群就冷冷的。」
我笑了,這讓我想到當年去美國語言學校,明明課堂上還是同組對話的同學,下課在公車站見面卻裝不認識。我當時還想,是不是我們亞洲臉孔對他們來說都長得一樣。
我們哈哈笑著,炒蘿蔔糕香氣撲鼻,生活的異文化小趣事讓人不由自主地放鬆。
但Katherine接著說的,卻讓我收起笑意——「我那時真的很想離職。」
原來,她進入的麥當勞門市對衛生要求極高。
「每天開工前要洗手30秒,每個小時還要再洗一次。那天我才洗完手、調整一下帽子,就被副主管F2大聲喝斥,要我再去洗一次。」
她並沒有碰到頭髮,但那聲大聲的指責,在所有人面前,讓她覺得無比難堪。
「我懂,真的很受傷。」我點頭。
她繼續說,還有一次處理一支客人退回來的草莓冰淇淋,要加巧克力醬。她用軟巧克力淋上去,結果又被另一位F1主管大聲斥責,說應該是整支浸進去。
「我真的不懂,她們為什麼都要用喊的?」
「後來我問了AI心理師,才想開了。」她笑笑地說。
原來,AI告訴她,在這種高效率、高標準的產業裡,現場是講求『事不對人』。不像我們辦公室講求情面與溝通,現場的語言更像軍令,直接、快速,沒有情緒,只有執行。
我不禁讚嘆:「AI真的很會分析人心耶。」還好AI出現時,我就打消考心理師證照。
炒蝦麵也差不多見底了,我們話題轉到了最近麥當勞的新活動——快樂兒童餐的盲盒。
「你知道嗎?我們店最近推出七個公仔系列,結果最瘋狂的不是學生,是一群阿姨們!」Katherine的眼睛都亮了。
那些阿姨們天天來吃兒童餐,為了集齊所有公仔,還彼此交換、比較,最後還笑說胖了一圈。
「麥當勞真的很會經營話題,竟然可以不小心抓到一群中年客群。」她邊說邊搖頭佩服。
這讓我想起品牌行銷的核心——不是產品,而是情感連結。哪怕是個小小的公仔,只要它能喚起期待與共鳴,就能創造價值。
聊著聊著,她還說了新加坡勞工法的一項規定:只要工作超過四小時,員工就必須有30分鐘的休息時間。
「我一開始覺得應該自動自發,有事情就做。結果被主管提醒,說我不休息他會被開除。」
後來她學會乖乖打卡休息、滑手機、喘口氣。也因為這些制度,她開始重新定義所謂的『努力』。
我們以為努力是多做一點,其實是把自己照顧好,讓自己可以一直做下去。
那頓早餐後,我看著她離去的背影,心裡浮現一句話:
「真正的專業,是在艱難環境下依然選擇不傷害自己、不埋怨他人,並持續前進。」
Katherine沒有離開那份讓她覺得受傷的工作,因為她選擇轉念;不是逃避,而是理解背後的文化與制度。
中秋節快到了。
願你我也能像這些站在櫃檯後的小螺絲一樣,穩穩地轉動自己的一環,為別人,也為自己,打造一份剛剛好的幸福。
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