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跟室友鳥哥為了一把廚房剪刀大吵一架。
對,就是那種拿來剪食物的剪刀!
對,就是這麼無聊!
他拿食物剪刀去剪保健品的封膜。
我說:「那是食物剪刀耶!」
他一臉無所謂:「啊不就洗一洗就好?」
「你自己上次也拿來剪 Uber Eats 的袋子。」
我氣到爆炸:
「你上次還拿來剪洗衣精的袋子,你知道那有多髒嗎?」
他回:「Uber Eats的袋子比洗衣精還髒好不好!」
接著我們就像演八點檔一樣你一言我一語:
「反正妳訂什麼規則我就遵守啦!但是遵守不表示我認同啦!」
「就一把剪刀而已,你在那邊委屈個屁!」
那瞬間,我真的氣到想離婚,
然後才突然發現… 我根本還沒結婚🤣
欸婚姻生活真的不容易耶你各位!
事後就是老套的冷戰、冷靜期。
我想起心理學上有個說法:「我訊息」和「你訊息」。
👉 「我訊息」是:
「我覺得 …」、「我很 …」、「我注意到 … 因為 …」
這類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觀察與需求。
👉 「你訊息」則是:
「你總是 …」「你這樣 …」「你為什麼 …」這類句型。
這種語句往往讓聽者感受到被攻擊或被指責,
於是會啟動防衛機制或回應反擊,降低溝通的可能性。
那天的我,滿嘴都是「你」:
「你怎麼可以亂用剪刀?」
「你講話可以不要這麼雞掰嗎?」
「你每次都這樣!」
每一句「你」,都藏著想被對方理解的委屈。
但每一句「你」,也都是惡意滿滿的攻擊和傷害。
反省自己,如果可以改回「我被這件事影響」,
也許「溝通」才會回到事件本身,而不是攻防戰。
面對愛的人,應該要更多理解,
而不是逞一時嘴巴快心理爽用言語去傷害人家吧!
但是「我」還是主張:
食物剪刀不能拿來剪一般物品啦!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要跟家人相親相愛喔!
前幾天,我跟室友鳥哥為了一把廚房剪刀大吵一架。
對,就是那種拿來剪食物的剪刀!
對,就是這麼無聊!
他拿食物剪刀去剪保健品的封膜。
我說:「那是食物剪刀耶!」
他一臉無所謂:「啊不就洗一洗就好?」
「你自己上次也拿來剪 Uber Eats 的袋子。」
我氣到爆炸:
「你上次還拿來剪洗衣精的袋子,你知道那有多髒嗎?」
他回:「Uber Eats的袋子比洗衣精還髒好不好!」
接著我們就像演八點檔一樣你一言我一語:
「反正妳訂什麼規則我就遵守啦!但是遵守不表示我認同啦!」
「就一把剪刀而已,你在那邊委屈個屁!」
那瞬間,我真的氣到想離婚,
然後才突然發現… 我根本還沒結婚🤣
欸婚姻生活真的不容易耶你各位!
事後就是老套的冷戰、冷靜期。
我想起心理學上有個說法:「我訊息」和「你訊息」。
👉 「我訊息」是:
「我覺得 …」、「我很 …」、「我注意到 … 因為 …」
這類句型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觀察與需求。
👉 「你訊息」則是:
「你總是 …」「你這樣 …」「你為什麼 …」這類句型。
這種語句往往讓聽者感受到被攻擊或被指責,
於是會啟動防衛機制或回應反擊,降低溝通的可能性。
那天的我,滿嘴都是「你」:
「你怎麼可以亂用剪刀?」
「你講話可以不要這麼雞掰嗎?」
「你每次都這樣!」
每一句「你」,都藏著想被對方理解的委屈。
但每一句「你」,也都是惡意滿滿的攻擊和傷害。
反省自己,如果可以改回「我被這件事影響」,
也許「溝通」才會回到事件本身,而不是攻防戰。
面對愛的人,應該要更多理解,
而不是逞一時嘴巴快心理爽用言語去傷害人家吧!
但是「我」還是主張:
食物剪刀不能拿來剪一般物品啦!
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要跟家人相親相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