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on cover

BibleStory的沙龍

2內容數
孩子,且聽我娓娓道來...(茶~)
那是個遙遠的從前~
從我才剛呱呱墜地之時,就莫名的天主教堂中受洗了,完全不給人選擇的機會......
raw-image


離開這個鬼地方...

如同許多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抓到了離開教會的機會,那可謂絕對是二話不說、趕緊的走、放飛自我,能走多遠走多遠~


而我,恰好的在升大學後,到了異地念書,碰到了這絕佳的機會,「那還想什麼?教堂什麼的,再見拉~」。


為什麼會想離開天主教會?

從小到大,每個週日在教堂中被迫聽了無數的道理,身為小屁孩的時候,誰管你上頭的人在講些什麼?我只想靜靜的在台下畫畫、玩耍、發呆,總之就是你說你的,我玩我的。

稍微大了一點時,偶爾會稍微聽一下台上的神父在講些什麼五四三,五餅二魚的奇蹟、迦納婚宴的奇蹟、使盲人復明的奇蹟,已經完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能背起來這些事蹟了;但,就只是「哦~好歐,我知道了:))」。

再過了一陣子會發現,神父們似乎開始毫無節制、毫無長進、莫名其妙的總是在那提著天主愛你、你要愛你身邊的人,「愛~」多麼多麼怎樣;但,「乾.我.屁.事?」,與其聽著你們重複單調乏味的說著該怎麼愛人如己,偶爾會有學識淵博的神父訴說著「中世紀甚至西元元年時的人們,他們的觀點是什麼」、「聖經紙是怎麼製造、聖經是怎麼抄寫的」、「礦物石竟然可以變成永恆不褪的顏料」,這反而更能激起青年時的我的好奇心,可惜具有這種學問的神父不多,而且很難碰上他心血來潮講起這寫古代史,時常又會講回你們要愛你們身邊的人、愛可以消停一切blablabla......令人昏睡。


但我竟然又回來了...

幾十年過去了,因緣際會之下,我竟然又回到了當初的天主教會中(別問為什麼,這又是一個長長的故事~),而天主教會內猶如精神時光屋一樣,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毫無長進,不斷的告訴台下的人們,該去愛、愛你的親人朋友敵人、愛好棒棒。教堂沒變,只有灰塵變多了;這些人也沒變,只有年齡變老了;教會內的財源也沒變,但是財庫倒是越來越空了......


從沒正眼看過的聖經

我身為一個打小就是天主教徒的人,一生中拿過厚厚那本聖經的次數,應該屈指可數(苦笑)。

而最近因為碰巧又一個因緣際會下碰到了「苦難史」這傢伙,而產生了滿滿的好奇心,像是:

  • 糾斗媽爹...苦難史裡面竟然出現了「那位」,這種近乎大不敬的用語?這實在太不科學,我頗想知道那位是哪位!
    要知道,在聖經中,無論是用耶穌、天主、老師、默西亞,什麼都好,但應該就是不會用「那位」這種說法;這彷彿是在說「欸!你,那個誰!」,這很不對勁!
  • 咦...為什麼復活節聖枝主日和聖週六的苦難史根本有87%像?
    Ouch,原來從一開始人家就告訴你了,一個是聖瑪竇記載的,另一個是聖若望記載的;那麼...牽扯到記載,這就有趣了,是口耳相傳、道聽塗說的方式記載,還是眼見為憑、親身經歷的才做記載呢?


聖瑪竇,就決定是你了!

於是...

在好奇心被激發的情形下,我決定來好好的看看聖經(吧),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值得探索的所在。

稍微使用維基百科Wiki一下,聖瑪竇(St. Matthew;基督教稱「馬太」)是位稅務官,在西元元年那時候,能夠是稅務官的,腦子應該要非常不錯,數理要好,記載起東西應該也會相對有模有樣,講究實據(吧)。

因此,我決定從瑪竇福音作為攻入聖經的切入點,希望我的判斷是正確的~(笑)

精選內容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耶穌基督族譜的章節,介紹了對於若瑟和瑪利亞的相關訊息,以及對神祕名稱的討論。
Thumbnail
4/5聖經瑪竇福音
擁有者
追蹤最新動態, 和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