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說聖經怎麼怎麼樣,我只想好好聽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且聽我娓娓道來...(茶~)
那是個遙遠的從前~
從我才剛呱呱墜地之時,就莫名的天主教堂中受洗了,完全不給人選擇的機會......
raw-image


離開這個鬼地方...

如同許多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抓到了離開教會的機會,那可謂絕對是二話不說、趕緊的走、放飛自我,能走多遠走多遠~


而我,恰好的在升大學後,到了異地念書,碰到了這絕佳的機會,「那還想什麼?教堂什麼的,再見拉~」。


為什麼會想離開天主教會?

從小到大,每個週日在教堂中被迫聽了無數的道理,身為小屁孩的時候,誰管你上頭的人在講些什麼?我只想靜靜的在台下畫畫、玩耍、發呆,總之就是你說你的,我玩我的。

稍微大了一點時,偶爾會稍微聽一下台上的神父在講些什麼五四三,五餅二魚的奇蹟、迦納婚宴的奇蹟、使盲人復明的奇蹟,已經完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能背起來這些事蹟了;但,就只是「哦~好歐,我知道了:))」。

再過了一陣子會發現,神父們似乎開始毫無節制、毫無長進、莫名其妙的總是在那提著天主愛你、你要愛你身邊的人,「愛~」多麼多麼怎樣;但,「乾.我.屁.事?」,與其聽著你們重複單調乏味的說著該怎麼愛人如己,偶爾會有學識淵博的神父訴說著「中世紀甚至西元元年時的人們,他們的觀點是什麼」、「聖經紙是怎麼製造、聖經是怎麼抄寫的」、「礦物石竟然可以變成永恆不褪的顏料」,這反而更能激起青年時的我的好奇心,可惜具有這種學問的神父不多,而且很難碰上他心血來潮講起這寫古代史,時常又會講回你們要愛你們身邊的人、愛可以消停一切blablabla......令人昏睡。


但我竟然又回來了...

幾十年過去了,因緣際會之下,我竟然又回到了當初的天主教會中(別問為什麼,這又是一個長長的故事~),而天主教會內猶如精神時光屋一樣,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毫無長進,不斷的告訴台下的人們,該去愛、愛你的親人朋友敵人、愛好棒棒。教堂沒變,只有灰塵變多了;這些人也沒變,只有年齡變老了;教會內的財源也沒變,但是財庫倒是越來越空了......


從沒正眼看過的聖經

我身為一個打小就是天主教徒的人,一生中拿過厚厚那本聖經的次數,應該屈指可數(苦笑)。

而最近因為碰巧又一個因緣際會下碰到了「苦難史」這傢伙,而產生了滿滿的好奇心,像是:

  • 糾斗媽爹...苦難史裡面竟然出現了「那位」,這種近乎大不敬的用語?這實在太不科學,我頗想知道那位是哪位!
    要知道,在聖經中,無論是用耶穌、天主、老師、默西亞,什麼都好,但應該就是不會用「那位」這種說法;這彷彿是在說「欸!你,那個誰!」,這很不對勁!
  • 咦...為什麼復活節聖枝主日和聖週六的苦難史根本有87%像?
    Ouch,原來從一開始人家就告訴你了,一個是聖瑪竇記載的,另一個是聖若望記載的;那麼...牽扯到記載,這就有趣了,是口耳相傳、道聽塗說的方式記載,還是眼見為憑、親身經歷的才做記載呢?


聖瑪竇,就決定是你了!

於是...

在好奇心被激發的情形下,我決定來好好的看看聖經(吧),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值得探索的所在。

稍微使用維基百科Wiki一下,聖瑪竇(St. Matthew;基督教稱「馬太」)是位稅務官,在西元元年那時候,能夠是稅務官的,腦子應該要非常不錯,數理要好,記載起東西應該也會相對有模有樣,講究實據(吧)。

因此,我決定從瑪竇福音作為攻入聖經的切入點,希望我的判斷是正確的~(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ibleStory的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不知道是否小時候的命運安排亦或是受到亞洲的習氣的關係 從小我就成長充滿各式宗教的環境中 我家旁邊就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的鄰居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接觸了許多的經典 後來在長大些一直到了求學過程也接觸過一貫道的法門,也闡述了相當多的前人的智慧 後來我的好朋友開了宮廟,初時覺得霧裡看花,摸不著頭緒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公禱書》在教會生活層面,塑造普世聖公宗基督徒的崇拜生活,讓不同年紀、種族、文化、神學知識、屬靈成熟度的會友,藉著穩定一致、非個人化(有公共意味)的禱文、禮儀、詩篇等,靈命漸漸成長。
Thumbnail
隔了將近十年,日前選擇了一個非假日,再次來到礁溪聖母堂。 無論當時或現在,我感到自己所能思能感的,已然到了極限,或說遇到瓶頸。 錦囊裡最後的法寶,就是祈求上天給予指引。 於是,我以虔敬的心,選了兩張「天主聖言」小紙卷。 「人生走到此時此刻,請祢給我一個指引。」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Thumbnail
隔了將近十年,日前選擇了一個非假日,再次來到礁溪聖母堂。 無論當時或現在,我感到自己所能思能感的,已然到了極限,或說遇到瓶頸。 錦囊裡最後的法寶,就是祈求上天給予指引。 於是,我以虔敬的心,選了兩張「天主聖言」小紙卷。 「人生走到此時此刻,請祢給我一個指引。」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之前聖靈降靈節,牧師很理所當然的用了聖靈作為講道主題,然後講了從小聽到大的加拉太書第五章內容,有關聖靈的果子。 雖然是從小聽到大的經節,我甚至為教會夏令營服裝設計過聖靈的果子的圖案,所以才找了不少資料,但果然自己這樣摸索有盲點,牧師有上過神學院(我是說,正牌牧師)果然知道一些眉角,反正就是雖然我讀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Thumbnail
也在閒暇時,走進更多的廟宇,道教的、佛教的云云,跪在佛前緊閉著眼直到世界安靜而恍惚;或者試著走進更多自己,盤腿冥想或者呼吸,理解我的身體、我的智識和本我;但好像依然無所謂神,只是我在體驗世間種種,而我有所感動。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來信自述,來文照登:    我是三個孩子的全職媽媽,過年前因為朋友介紹去某個地方問事,內容讓我有些疑惑。例如沒有修過的一般人不能念經,也不能使用轉經輪,否則會招陰,而且自己的命運會愈念愈糟。已念經七年的我相當困惑,心裡想這麼多人都在念經得到平靜,而且念經多年........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師姐來信自述,來文照登:    我是三個孩子的全職媽媽,過年前因為朋友介紹去某個地方問事,內容讓我有些疑惑。例如沒有修過的一般人不能念經,也不能使用轉經輪,否則會招陰,而且自己的命運會愈念愈糟。已念經七年的我相當困惑,心裡想這麼多人都在念經得到平靜,而且念經多年........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主顯節後第三主日的專用經文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