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跟我說聖經怎麼怎麼樣,我只想好好聽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孩子,且聽我娓娓道來...(茶~)
那是個遙遠的從前~
從我才剛呱呱墜地之時,就莫名的天主教堂中受洗了,完全不給人選擇的機會......
raw-image


離開這個鬼地方...

如同許多在教會中長大的孩子,一旦抓到了離開教會的機會,那可謂絕對是二話不說、趕緊的走、放飛自我,能走多遠走多遠~


而我,恰好的在升大學後,到了異地念書,碰到了這絕佳的機會,「那還想什麼?教堂什麼的,再見拉~」。


為什麼會想離開天主教會?

從小到大,每個週日在教堂中被迫聽了無數的道理,身為小屁孩的時候,誰管你上頭的人在講些什麼?我只想靜靜的在台下畫畫、玩耍、發呆,總之就是你說你的,我玩我的。

稍微大了一點時,偶爾會稍微聽一下台上的神父在講些什麼五四三,五餅二魚的奇蹟、迦納婚宴的奇蹟、使盲人復明的奇蹟,已經完全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都能背起來這些事蹟了;但,就只是「哦~好歐,我知道了:))」。

再過了一陣子會發現,神父們似乎開始毫無節制、毫無長進、莫名其妙的總是在那提著天主愛你、你要愛你身邊的人,「愛~」多麼多麼怎樣;但,「乾.我.屁.事?」,與其聽著你們重複單調乏味的說著該怎麼愛人如己,偶爾會有學識淵博的神父訴說著「中世紀甚至西元元年時的人們,他們的觀點是什麼」、「聖經紙是怎麼製造、聖經是怎麼抄寫的」、「礦物石竟然可以變成永恆不褪的顏料」,這反而更能激起青年時的我的好奇心,可惜具有這種學問的神父不多,而且很難碰上他心血來潮講起這寫古代史,時常又會講回你們要愛你們身邊的人、愛可以消停一切blablabla......令人昏睡。


但我竟然又回來了...

幾十年過去了,因緣際會之下,我竟然又回到了當初的天主教會中(別問為什麼,這又是一個長長的故事~),而天主教會內猶如精神時光屋一樣,這麼多年過去了,仍然毫無長進,不斷的告訴台下的人們,該去愛、愛你的親人朋友敵人、愛好棒棒。教堂沒變,只有灰塵變多了;這些人也沒變,只有年齡變老了;教會內的財源也沒變,但是財庫倒是越來越空了......


從沒正眼看過的聖經

我身為一個打小就是天主教徒的人,一生中拿過厚厚那本聖經的次數,應該屈指可數(苦笑)。

而最近因為碰巧又一個因緣際會下碰到了「苦難史」這傢伙,而產生了滿滿的好奇心,像是:

  • 糾斗媽爹...苦難史裡面竟然出現了「那位」,這種近乎大不敬的用語?這實在太不科學,我頗想知道那位是哪位!
    要知道,在聖經中,無論是用耶穌、天主、老師、默西亞,什麼都好,但應該就是不會用「那位」這種說法;這彷彿是在說「欸!你,那個誰!」,這很不對勁!
  • 咦...為什麼復活節聖枝主日和聖週六的苦難史根本有87%像?
    Ouch,原來從一開始人家就告訴你了,一個是聖瑪竇記載的,另一個是聖若望記載的;那麼...牽扯到記載,這就有趣了,是口耳相傳、道聽塗說的方式記載,還是眼見為憑、親身經歷的才做記載呢?


聖瑪竇,就決定是你了!

於是...

在好奇心被激發的情形下,我決定來好好的看看聖經(吧),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值得探索的所在。

稍微使用維基百科Wiki一下,聖瑪竇(St. Matthew;基督教稱「馬太」)是位稅務官,在西元元年那時候,能夠是稅務官的,腦子應該要非常不錯,數理要好,記載起東西應該也會相對有模有樣,講究實據(吧)。

因此,我決定從瑪竇福音作為攻入聖經的切入點,希望我的判斷是正確的~(笑)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教會中所遭遇到的不完美和挑戰,以及他如何通過耶穌的愛重新審視自己,並走出自己的傷害,決定成為一位傳道人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邁入中年的時光,回首人生的際遇,隨然沒有繼續升學,很早出社會工作,但是感謝我的母親用愛與智慧的包容,帶領我成為基督徒° 小時候,母親曾帶我和妹妹去兒童主日學聽主日學女老師講聖經的故事,然後才第一次聽到了主耶穌基督的事° 然後,父母離婚,我們三個孩子,都是母親用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的尋找和回歸之路。從童年時對教會的記憶,到後來對信仰的疑問和迷惘,最後透過一位牧師的引導重新認識了基督,找到真正的信仰。文章中深刻訴說了作者的內心轉變和重生,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見證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教會中所遭遇到的不完美和挑戰,以及他如何通過耶穌的愛重新審視自己,並走出自己的傷害,決定成為一位傳道人的故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