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首頁
音樂是一門神聖的藝術
Hitchcock/Truffaut/_
關於
Hitchcock/Truffaut/_
32
公開內容
儘管任何論點都不可能沒有觀點,但還是嘗試學習影史上最重要的導演對話錄中就作品本身談作品的書寫方式。
全部
一些傑出的導演手法
嘔心瀝寫
導演側寫
另一種形式
寓教於樂
有性無別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21/04/25
發佈於
Hitchcock/Truffaut/_
[舊文] 從寫實及新寫實主義看台灣的生育津貼問題
對於兒童意象的使用,也從文學上的寫實主義一路延續到電影的新寫實主義,但是操作手法比較多都選擇以負面刻畫,即透過兒童的受苦受難以凸顯出生活的艱困和不公平。
#
寫實主義
#
新寫實主義
#
義大利新寫實電影
7
留言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21/04/22
發佈於
Hitchcock/Truffaut/_
坂本龍一眉來眼去但David Bowie卻總是已讀不回的《俘虜》算是同志題材嗎?
這部改編自《種子與播種者》的電影,一方面既然是改編作品,也就使得討論上更為困難。但原文書名卻也給了我們啟示和重點,畢竟電影的形式著重在視覺為主的外在事件;小說卻恰恰相反,主角或敘事者視角的內心陳述往往是內容的重點之一。
#
有性無別
#
大島渚
#
俘虜
9
留言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21/04/12
發佈於
Hitchcock/Truffaut/_
認為《消失的情人節》男主角的行為其實是性騷擾,是一種過度解讀嗎?
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妳忘了妳的童年玩伴,但對方卻對妳念念不忘,妳會不會因此被感動到?
#
消失的情人節
#
陳玉勳
#
性騷擾
33
留言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08/09/13
發佈於
Hitchcock/Truffaut/_
我是女生,也是男生
這是一部陳述最極端情況下的性別立場 亦即雌雄同體 所必須承受的一切社會壓力
#
XXY
#
性別議題
#
獨立電影
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