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駐主題

「不。」就是完整的句子

當「不舒服」被當成「你想太多」,當界線被踐踏影視圈、畢業典禮、公司群組,甚至是去過幾次的咖啡廳⋯⋯社群上不斷出現新的性平、性犯罪新聞,對有些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真實陰影、恐怖夢魘。而我們看到的,甚至只是冰山一角,一句無心的玩笑、帶有偏見的言論,也許你聽過,也許你就是當事人。邀請你一起發聲說「不」,發文加上「#拒絕性騷擾」、「#Metoo」,不再沉默、不再無視。
目前共 604 篇
含有「性騷擾」共 60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全部類型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話說我懷疑被性騷擾之後,我特意跟他保持一些距離,情況有所改善。 但直到最近又有一次,我和他要一齊行去另一座大廈見張醫生,當時落雨,所以行得很貼,然後就到大廈的大門時,我感覺他想拖我的手,我即刻縮手 然後啤佢咗一下,佢若無其事叫我去開門啦咁。 呢啲仆街冚家鏟,鹹濕鬼。呢次都係我底線,你果下次再對我
蝴蝶效應這部電影,是了解英文假設法的好教材。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最近荷蘭不太平靜。前幾週在荷蘭各地連續發生性侵及謀殺案,最近幾天的新聞則是報導在鹿特丹連續發生的性騷擾案件以及Radboud 大學學生在晚上回家的路上被攻擊,學校在這週新生訓練的時候特別呼籲學生不要單獨騎車,盡量成群結隊一起走,避免成為歹徒攻擊的對象。 Lisa的事件在荷蘭引起非常大的關注,但其實
突然想起了天主教(基督教)的性騷擾與性侵案似常見於新聞當中。一查之下,原來關於天主教會性侵害案例的數量與規模都可以在維基百科佔有專門專類的一席之地了。而且受害者數量之多,令前述幾個案例(包括邪教案例)都黯然失色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職場性騷擾事件,不僅影響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更會破壞企業形象與團隊信任。許多雇主遇到這類爭議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可以直接解僱嗎?」然而,法律並不允許雇主隨意解僱員工。那麼,究竟在什麼條件下,解僱才算合法呢?
Thumbnail
第1題 「性別平等工作法」於112年7月31日修正三讀通過,並於112年8月15日公布後立即生效施行。 答案: ❌ 錯誤 第2題 不管是男同事或女同事,在職場上避免講含有性意味的雙關語,可以降低發生性騷擾爭議的風險。 答案: ✅ 正確 第3題 行為人經認定職場上涉有職權性騷擾
  日前,英國薩里郡警方試行了一項計畫,讓便衣女警在被標記為「騷擾熱點」的路段進行慢跑,結果在短短一個月的試行期間內,就逮捕了18名犯下騷擾、性侵、竊盜等罪行的男子。這個「臥底行為」的成效令人瞠目結舌。因為它並不真的是什麼釣魚執法,女警們就只是跑步,那些騷擾成習的犯罪者或準犯罪者便自己聚集過來。
Thumbnail
本次觀測站第2篇文章要介紹的是「性騷擾被害人,出席有關調解程序時,究竟能不能跟雇主申請『公假』呢?」。讓我們從勞工請假規則究竟如何規範「公假給予」的規定,再接著從性別平等工作法的規範,是規定在什麼情境要給予公假,接著確認勞動部最新行政解釋說了什麼。
Thumbnail
有人說日本是個很適合生活的地方。街道乾淨,電車準時,四季分明,便利商店二十四小時不打烊,冰箱壞了都不用擔心半夜沒宵夜。聽起來是不是很美好? 我在仙台生活十五年,平日裡就是個柴米油鹽的小市民。接送孩子、跑超市、寫寫小文章,偶爾還會幻想自己過著「歲月靜好」的人生。 可是,十五年下來,我發現所
Thumbnail
0/5「不。」就是完整的句子
我高中時也遇過類似的痴漢,他每天早上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在固定的站上車,用側背的包包當掩護,手貼在女學生或女性上班族的下身。 我第一次遇到的時候不知道該如何反應,第二次遇到的時候也只能拿外套擋,因為人太多我走不掉。後來我也看過很多次,他貼著其他女生,但從來都沒有女生有勇氣大聲制止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