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含有「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共 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門規第二條:「慈悲平等,普度眾生,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若沒有機會普度眾生,如何修得起來? 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普度眾生,普度眾生要隨緣隨分,不要把它想成「差別相」。  釋迦牟尼佛已經成佛,只要有一個眾生沒有得度,就不叫成佛。所以,真正普度眾生是要往「一合相」的方向努力,真正普度眾生是眾生都解脫了,只要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解脫就不叫普度眾生。
Thumbnail
2023-01-03
9
很多人認為學佛就應該吃素,否則就沒有慈悲心,應該如何回應?若有人堅持要吃素,你可引用「牛肉麵」公案,若真的不行就「默擯」,不要與人對立。 你可以請問他:「在佛教歷史上,有哪一個人是僅靠吃素證道的?」沒有人是因為僅靠吃素而證道的,「吃素」只是一種慈悲「相」。 吃素無所謂,但並不表示吃素就可以證道;證道只有一條路,就是心清淨,別無他法。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9
5
佛家說不能殺生,這樣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了嗎?以前 佛陀說不能殺生,是以身、語、意做標準。是以你有殺生的念頭,有殺生的行為,有殺生的語言為主。以前的羅漢有天眼通, 佛陀曾說:喝水時不能用天眼來看水。為什麼?因為,以天眼一看,水裡有很多的微生物,為了不殺生,就不能喝水了,這樣會渴死!所以, 佛陀所講的殺生是作意殺生,不可以起殺生的意念。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8
3
曾與人約定每天打坐一小時,沒做到就捐一千元給佛堂。後來沒做到,該怎麼辦?這很難還了! 只有一個機會,趕快證道。修行人的誠信叫做願力,要比一般人更嚴謹,而且要百分之百的嚴謹,否則就變成了空願,空願會造成很大的障礙,所以發了願都要做到。 發願就是讓自己有所依循,不會退轉,真正去下功夫。假如你的目標是訂在解脫、證道、成佛,就要很嚴謹的要求自己。 善性導師講述 阿閦佛
Thumbnail
2022-07-27
2
一進佛堂就努力打掃做事的人,和進佛堂就念佛、拜懺、打坐的人,哪一種證道比較快?拼命做事情的人證道比較快。我們的門規就講「自立活命,奉獻公益,群己和協,無我為人。」你看!搶著做事的就是那幾個人,很少有變動!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2022-07-26
4
不知如何才能將願力變大,真正成為自己的觀念?願力要大 一切要為眾生,也就是德要大,去習氣與修德大兩者缺一不可。舉個實例,為什麼趙師兄入佛乘宗八個月就證相似法身?為什麼有的人八個月通百脈,一年半證念佛三昧?就是因為懂得去習氣、修德大。 當年我們二十四小時都獻給佛乘宗, 緣道祖師要我們做的任何事,我們一定做,從不會有任何的理由,這就是德大;
Thumbnail
2022-07-25
3
是不是發一個利益眾生的願,佛菩薩自然會來幫忙?當因緣具足時,自然有人來幫忙完成?或許是這個樣子,只不過這比較像神教的觀念。 一般人完成他所發的願,是因為他因緣具足;若因緣不具足,到時候不能完成,就變成了空願,所以要善於觀察因緣。 眾生所完成的願力,往往只是因緣福德累積而成而已,可能他會成就,也可能會有不好的影響,這和菩薩發願要度眾生的差別還很大。 善性導師講述
Thumbnail
2022-07-24
3
法無自性法無自性=法有自性
2022-07-23
3
發心與發願相同嗎?發心與發願原本是一樣的 發願會成為你發心的動力,發願後你才會真正用心去做,所以為什麼發願要大。 如果發願以後不去做,就變成空願,空願就是種惡因,會造成以後你遇到的人,幾乎也給你發空願! 一般捐錢、做義工是普通發心,這也不錯,但只是種善因、結善緣而已。 善性導師講述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Thumbnail
2022-07-23
4
依循弘法四大原則的弘法實修體驗其實前兩篇已經全都寫出來了。 無上心要研討-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佛學科學化 佛乘宗弘法四大原則之PDCA Cycle 我們能讚嘆禪師參【狗仔有佛性也無】而開悟, 我也讚嘆寫程式寫到萬念俱灰的專注~ 當然,沒想過要弘法也沒關係。 反正佛乘宗弟子總是要弘法的。
2022-07-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