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節
含有「台北藝術節」共 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藝術評論
2025/10/03
《斷片》創作背後的理念與過程
印尼的視覺及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與來自臺灣及新加坡的藝術家合作,共同打造了《斷片》這個演出。本次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演出的《斷片》探討現代城市中身體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展現了社會運作由統一逐漸失序的過程,揭示幻滅的社會中日漸薄弱的凝聚力,及其衍生出的道德崩毀。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家
喜歡
留言
藝術評論
2025/09/30
藝術家線上對談:麥拉蒂.蘇若道默《斷片》
2025年的臺北藝術節《超限動》預定於九月展開,其中一件作品為《斷片》(LAPSE),主要探討的是集體概念下的當代社會混亂(Chaos)狀態。表演主創為印尼視覺及行為藝術家麥拉蒂.蘇若道默,她以長時間的身體表演聞名,享譽國際。
#
藝術
#
當代藝術
#
表演
喜歡
留言
Ebby的沙龍
2023/09/12
|策展發表|蝙蝠盛宴第三階段
試圖做出 2050 的創新環境,但場地限制與環境資訊的欠缺讓整體呈現落為中規中矩的創新嘗試,不過食物設計真的滿令人驚豔的,是若有正式發表會想要再嘗試的體驗。
#
蝙蝠
#
台北藝術節
#
北藝中心
4
留言
藝術評論
2023/09/08
【台北藝術節 X 在地實驗:共想吧側記】Faivā Haka — 文化行動的藝術
陶莫主要從事現場藝術(live art)。她的表演實踐以身體為核心,將東加的空間和時間哲學融入其中,強調太平洋地區氣候危機的影響。此外,她也積極投身急迫的環境運動和行動,期望在大洋洲引發變革。在澳洲的社會政治背景下,她對於種族、階級和女性政治的敏感性是顯而易見的,更致力於關心少數族群。
#
藝術節
#
台北藝術節
#
生態藝術
6
留言
藝術評論
2023/08/31
【在地實驗X台北藝術節:共想吧側記】《Temporary Title, 2015 (Taipei 2023)》藝術家座談
演出相當強調與公眾的互動,過程中表演者得以用語言以外的方式溝通,淺意識中,會試圖打破他者與個人的邊界,可其實一個人永遠無法完整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於是,表演者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與此同時卻沒辦法離開這個社會。演出的互動性讓他們體認到,所有人都在不同軌道上,卻又在同一個軌道上。
#
藝術節
#
台北藝術節
#
當代藝術
6
留言
拉特飯的沙龍
2023/08/29
《百葉》- 日常的邊界
2023台北藝術節的節目之一《百葉》視為一種思考如何創作的創作。以光線和空間(百葉窗的空間具像的抽象化)為索引,並非「再現」,而是劇場場所的揭露,逐一測量場所:空間深度、建築材質,外加表演者間的默契與即興方式與其互動。以上都以理解的拼裝式概念創作方式,乃至於不可得知的現場的氣氛,ㄧ切看來沒什麼問題。
#
台北藝術節
#
劇場
#
日常
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