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形一成
含有「尾形一成」共 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3P夢拓野的沙龍
2025/10/13
致所有費力、尷尬而腳步蹣跚的老爸們(之二):我看《一一25周年4K數位修復版》
本文深入探討楊德昌導演的遺作--經典電影「一一」,解析電影中角色所面臨的溝通困境、自我認同迷惘、以及現代社會中的異化現象。作者藉由自身經歷與觀影體驗,細膩地描繪電影所觸及的家庭關係、親子互動、職場壓力,並引申至對當代教育體制的反思,佐以精神分析理論增添理解,最終闡述「一一」片名及其豐富的多重意涵。
5/5
一一25周年4K數位修復版
#
一一
#
楊德昌
#
台北市
4
4
Midori
11 小時前
1
剛去電影院看完一一,楊德昌的作品從恐怖分子、牯嶺街、到一一,電影中的角色互動都像是擦邊球,各種語言與動作都像是嘗試表達自我接近彼此的手段,卻不曾真正理解彼此。「因為每個人都困在自己的某個關卡裡,已是左支右絀自顧不暇。」 真是孤獨。 不過,好奇在精神分析的治療設置中,一方面要建立治療關係,同時也用特別的setting來模擬真實活著的孤獨狀態嗎?(治療師坐在後面,被分析者的感受是既有親密的對治療師的投射,同時就像是在跟自己講話的孤獨狀態)?
1
3P夢拓野
發文者
9 小時前
喜歡
Midori 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也可以採用面對面方式,是否使用躺椅,端看治療頻率以及治療師與來訪的討論。目光不用交會,確實帶來某種隱蔽的效果,像溫尼考特所言[別人在場時孤獨的能力]。但有時個案也會因此覺得恐懼......
喜歡
文字裡有一片海
2024/01/30
觀影的貓|《東尼瀧谷》:在孤獨中存在,然後前行
電影是那麼的孤獨又冷冽,以至於若不是同樣地俯視自身的倒影、若不是我們同樣「在場」,是無法看到那空冷房間裡承裝著的無數的游離靈魂。
#
東尼瀧谷
#
電影
#
村上春樹
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