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生才懂死

含有「懂生才懂死」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我在臨終病房,先後與兩位長年依持佛法修行的病人相遇,但兩人表現出的面容與心境,卻很不一樣,一位因執著而痛苦,另一位安處身體的衰敗,依然能清明慈善的對待一切。我不禁在心中探問自己:修行的真諦是什麼?我們容易陷入的修行或身心靈誤區是什麼...
Thumbnail
liming won-avatar-img
2024/11/03
謝謝你的文字,看到分享你參與了臨終關懷的實習有點小小的驚喜感。 你這次的分享很多文字跟引用我都好喜歡。 “真誠本身就是鐵軌”也讓我思考著這句話代表著什麼意思,是誠實的面對自我、覺察嗎?那為什麼真誠會是鐵軌呢? 從最一開始分享見習階段的目標--「自我覺察」至與不同學習佛法的人接觸,從文字上能深深體會當人面臨臨終時,內心的掙扎、執著、無意義感,不知不覺就會從腦中浮現。 “死亡會帶給我們「放下」的功課,會崩解我們靠外物建立的內在結構” 與苦痛相處,著實上蠻困難的,畢竟先天設定上人們都有逃避痛苦、追尋快樂的本能。待在苦痛裡就如同接近窒息時,仍須待在深不見底的水裡,畏懼、驚慌、無助、各種難受一湧而現,在這樣的感受下仍須待在裡頭覺察及感受,真的需要很大的練習。 可能人們都必須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斷地為臨終時的解構;回歸到自我做練習。 謝謝你的分享。
夢牛-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05
嗨liming won 禪師講「真誠本身就是鐵軌...」這段蠻有詩意的,我也喜歡他的譬喻。
 你說這句讓你思考意思,我想到上次你留言的那篇文中有個相似處,是我寫道「意義與價值即在我經驗的當下」,我在離職後的期間,感覺自己逐漸回歸真誠的鐵軌,不管過去或未來的需求,單純循著好奇,探索投入。 暫時放下強烈的效益跟目標性,以一種輕鬆地,卻也認真地投入在參與的事物裡,我覺得很像禪師譬喻的精神。

 另外,我們一輩子都在修「面對苦痛」,大家都是同路人,不寂寞的XD 凡事都有練習機會,再拿離職來說,當初我裸辭前(及接續的幾個月),想要掌控未知的焦慮感經常跑出,即便現實中沒有任何生存問題,這是我心裡自製的苦,既然知道是自製的,我就接受它,但又不去管它(不被它驅動去做什麼),漸漸它就消失了。 我覺得覺察自作自受型的苦,算很不錯的入門;到有實際的病痛,那就難了。 即使在安寧病房,我們也不會唱高調叫病人安住痛苦中,而是會先設法降低身體的疼痛感,等身體舒適度足夠,再來進階的。 當人實際的基本需求沒有解決時,真的很難去練習什麼心靈,生活中也是,我想這時實際去解決基本需求的困難,反而會是所謂更好的修行練習。 也謝謝你留言分享,觸動你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