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含有「安寧」共 6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靈性關懷算是一個比較冷門的領域,可能原因包括目前看不到商機 (至少收支兩平的營運模式),以及這個觀念對大部分的民眾還相當陌生,可能依附在「安寧照顧」、「臨終關懷」之下或通常是把這三個搞混,以下分別擷取不同的幾個單位對靈性關懷的介紹: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療癒#心理#健康
安寧居家團隊可說是末期病患家庭堅實的後援。在面對疾病帶來的生活改變、家庭照顧與經濟負擔、龐雜的醫療資訊感到茫然無頭緒、焦慮、疲累、害怕死亡即將到來之時,有一群人,願意陪在身旁,走完這艱難卻無可迴避的最後一哩路。
Thumbnail
       最近在Threads上看到一位網友的貼文,他是一位大腸癌末的病人,年紀與現在的我相近;從確診發文到離開人世,似乎也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 之所對他的發文覺得很有感觸,大概是因為我本身剛出社會時就在大腸直腸癌病房服務過7年多的時間;他經歷的那些過程,總是讓我一再回憶起那時的記憶!
嗯嗯,我在開完傳統刀後,十幾天過去...完全不想吃東西,沒有進食和喝水,那時候醫生問我,「妳想吃甚麼?」我說,「我想喝家裡煮的雞湯。」非常神奇,本來按照醫矚,我是不能喝這麼油的湯。但自從喝了那一碗之後,我的生機像是被打開一樣...距離滿五年就剩下幾天,希望這次複診能安全過關😁🥰
漂浮海月-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3
林燃(創作小說家) 吃食果真大過天!原來五年了,林燃真的做的很棒,祝福妳能安全過關!
成年人的世界裡,孤獨似乎成了一種常態。
麋鹿林-avatar-img
2025/03/12
孤獨有時,熱鬧有時。不然,人生多沒意思!😊
「善終」固名思義就是沒有痛苦的死亡。亞洲社會的傳承非常重視孝道,也因為我們的家庭生活模式等,將親情看的非常重,對於親人非常難以割捨,所以當要我們親手做決定放「他」離開時,許多人都無法做到,我們寧願他辛苦的活著,也不願他徹底化為塵土此生無法再相見……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2025/03/11
這本書好紅啊,愈來愈多人關注這個議題了~
茱莉亞-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1
Claydee 對啊,因為現在高齡社會,愈來愈多這種年長且長年臥病的情況,長照服務雖然是一種分擔照護者壓力的方式,但對於病人真正的身心靈照護與需求,我們的政府還是有許多進步的空間。
接受安寧緩和照護,等於放棄病人嗎? 傳統以治癒疾病為導向的醫療,就是對病人有益嗎? 一位80多歲肺癌併腦轉移患者接受標靶藥物治療後,因嚴重副作用導致皮膚潰爛、傷口遍及全身,生活品質嚴重下降。家屬眼看著患者的痛苦,決定尋求安寧居家團隊協助。
一位剛入職四個月的年輕人,同時肩負起照顧祖父母的重任,在工作與家庭責任間疲於奔命。文章記錄了作者一天的行程,展現了照顧者在時間管理、工作壓力和親情間的掙扎與無奈,並探討了小型傳產的工作特性及作者在家庭責任與工作之間的自我定位。
獸醫分享案例,探討飼主對於寵物安樂死與安寧治療的認知差異,並說明安樂死的標準與狗失智的症狀。
Thumbnail
本文敘述了作者在平安夜照顧阿公的經歷,深刻體會到生命的無常與家人的陪伴的重要性。作者描述了阿公的譫妄狀況,以及在關鍵時刻與家人聯繫的緊急情形,反映出對於生死的思考和對家人的珍視。故事中充滿情感,讓人反思如何面對生命的變化與親情的力量。
Claydee-avatar-img
2025/01/06
很喜歡這篇文章,希望你們都平安。平安夜也寫了懷念阿嬤的文章,她的肉身已經離開我們,但精神會變成活著的人的一部分,繼續走下去 : )
本文章探討了陪伴親人走向死亡的過程與意義,透過作者與阿公的互動,描繪了生死之間的浪漫與無奈。透過分享阿公的健康狀況與家庭的醫療經歷,作者反思生命的有限與情感的長久,並表達對阿公的感激。這段時間不僅是對死亡的面對,也是對愛與陪伴的深刻體悟。文章以溫馨的筆觸,描繪了生命最後階段的自然與真實。
真然-avatar-img
2024/12/29
隨著父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也越來越能感受! 我覺得這是要把握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