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盾

含有「矽盾」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前兩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討論了美國商務部長提出的「高端晶片美台五五分」言論,以及台灣在國際政治與經濟壓力下,為何難以拒絕,甚至不得不「買單」的現實。當前的局勢讓許多人心中充滿焦慮:台灣如何在強權的索取面前,保有自己的自主權與戰略籌碼?答案就在於「矽盾」的自我強化。矽盾不只是象徵台灣因半導體而具備
Thumbnail
近來,美國商務部長一句「高端晶片美台五五分」的說法,讓台灣社會再度掀起廣泛議論。美方開出這樣的條件,看似平分秋色,實則背後隱藏了極為深厚的政治現實。台灣長期在地緣政治與科技產業的雙重壓力中掙扎,一方面仰賴美國的軍事與國際支持,另一方面卻也被美國視為戰略資產,在半導體領域尤其明顯。當政治與經濟利益交織
Thumbnail
將台灣的矽盾擴大為矽產業盾 台灣立於全球半導體時代的地緣政治支點。島內既有的矽盾長久以來由台積電在先進邏輯代工能力上的不可或缺性所構成,現在必須擴展為更有彈性的矽產業盾。目標是將市場上的不可或缺性轉化為分散且結構性的相互依存,將關鍵上游與中游技術持有者牢固繫入台灣的經濟與安全矩陣。以外匯存底中
src
本集抽出天下雜誌《造光者》作者親簽版送給觀眾。 護國神山的「矽盾」,究竟是最堅實的護身符,還是不堪一擊的脆弱風險? 看完影片,留言分享你對「矽盾」的看法,就有機會抽中《造光者》作者親簽版! https://youtu.be/u6zZ2vEWqhc?si=X3LwjUWaQI8FbHK0 ︎參加方式:在留言區寫下你對「矽盾:護身符 vs. 風險集中」的看法,我們會在 9/24 於留言置頂公布得獎者。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正處於關鍵轉型期。雖然台積電(TSMC)在全球先進製程領域仍居領導地位,但人口萎縮、地緣政治壓力、資源限制與產業過度集中等挑戰,迫使台灣必須重新思考其半導體政策。未來的成功不在於單一企業的壯大,而在於整體產業結構的多元化、外交槓桿的運用、人才基礎的重建,以及資源效率的極大化。  
過去幾天的新聞,從華盛頓的政治喊話,到台灣半導體廠的機密外洩,再到科技巨頭的新品發布,看似毫不相關,但若將其置於一個宏觀的投資藍圖中,便會發現它們是同一幅巨大拼圖中緊密相扣的板塊。
Thumbnail
賴敏慧-avatar-img
2025/08/07
感謝R大,把一些片段連起脈絡、架構,增廣對未來觸覺,非常好的文章
Allen x R | 邏輯與洞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07
賴敏慧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架構,我會繼續加油,持續輸出有價值的文章。
關稅即策略:建構「全域矽盾」的技術重組與外交佈局 台灣的「矽盾」長期集中於邏輯IC的製造優勢(如晶圓代工、SoC設計),但面對AI、HPC、通訊技術急遽發展,高頻寬記憶體(HBM)已成為不可或缺的核心元件。若欲維持科技戰略地位,台灣必須思考如何將HBM納入本地生產體系,而針對韓國記憶體進口課
《造山者-世紀的賭注》揭開半導體產業不為人知的起點:1970年代、7個人、一頓早餐餐會議。導演蕭菊貞透過空拍鏡頭與科技大老真情流露,呈現竹科的硬派奮鬥,也提及客家村落遷徙與家庭犧牲的代價。這不只是一部產業紀錄片,更是台灣在國際夾縫中「沒有奇蹟,只有打拼」的生存哲學。
Thumbnail
5/5造山者—世紀的賭注
Wandering On -avatar-img
2025/06/10
責任越大犧牲自己的就越多,感謝小芝幫忙分享這麼棒的電影 I.
小芝女看天下-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1
Wandering On 真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要付出的也更多~ 謝謝喜歡~🥰
臺灣政治惡鬥阻礙產業升級,錯失經濟契機。本文分析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發展現狀,以荷蘭經驗為借鏡,探討臺灣如何借力國際資本市場,透過雙軌策略提升產業競爭力,並以AiBtl BioPharma與OncoX BioPharma來臺投資為例,說明臺灣發展生技醫療產業的優勢與潛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