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態

含有「精神病態」共 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從《模仿犯》中的反派角色陳和平,來了解生活中那些看似與一般人無異,實則沒有良心的人的特徵與行為。
Thumbnail
本文為韓劇《模範計程車》的延伸閱讀,為你介紹九本與病態人格者有關的書籍。文有劇透。
Thumbnail
Lala Wan-avatar-img
2021/11/03
細細閱讀完書單與劇情的呼應討論,就個人面也認同對於自我認識這一塊的重要性,對內的心理連結,以及對外建立合適的心理界線。 然後連貫看著九本書的小導讀,覺得除了個體面之外,發生社會議題或是需要面對這些複雜且令人難受的議題, 更加凸顯社會結構以及社會價值與運作。 雖然自己非心理專業領域,但在教育領域中一再地能洞見人、家庭、社會之間的互動與發展, 在面對反社會人格等精神、犯罪者等議題, 思考著結構面的切入與如何讓結構發生改變,也是我常常思考的面向。 然後再次謝謝這篇文,一部劇能引發我們思考與談論的延伸面向如此豐富且重要,覺得真的是很好的事!
辛奇花生鼠-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03
同樣身為教育工作者,職業養成教育告訴我們要相信人性本善,對學生要一視同仁。但在教育現場也常發現,某些學生的確有比較特殊的氣質,不能用一般的方法教導。 當然,書裡提到的專家們都一在強調,病態人格檢核表不適用於15歲以下的孩子,這是我們必須謹記在心的,不過,閱讀完這些書,對人格光譜有細緻的理解後,遇到所謂不服管教者,教導者就不會一味責怪自己沒有教好,或者只是指責學生冥頑不靈,而是可以有更高的視角去省思可能是他的生理、社會環境出了狀況。 我很欣賞編劇把校園霸凌也當成一個案件來處理,如果教育體制給學生多一點規則依循,或許未來社會就會少一些朴良進。
目前你還放不下的「責任」,與你的「人生使命」是否一致? 這個問題又會衍生出好幾個問題:你認清自己的人生使命了嗎(你幾歲了?)?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與人生使命並不一致,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現在的生活重心以及放不下的「責任」,正好與人生使命一致,你又會怎麼期待、看待你最終的人生結局?
Thumbnail
帶有些微的精神病態、自戀、或馬基維利主義的人,有時在社會上是很成功或受人歡迎的。但如果是這些人的伴侶,期待著婚姻裡能有真心的關愛與溫暖,可能就要失望了。因為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缺乏強烈的愛、恨,沒有真心的同理,為了達到目的,有時連身邊的人都可以犧牲。
Thumbnail
luludama-avatar-img
2021/01/15
這些人的共通點,就是內心只有滿滿的現實利益、人生目標、或讓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對身邊的人缺乏濃烈的愛與恨,沒有真心的同理。為了達到目的,犧牲身邊的人並不會讓他們心痛。感謝分享。
雖然大家都說不要跟渣男交往,但這些男人可能很有魅力,善解人意,迷人多情,要不然怎會有那麼多女生喜歡?但愛上後,可能就是痛苦的開始。「渣男」可能有辨識與操弄人心的本能,所以有些女生會深陷其中、一直被控制。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