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氣錯位

含有「語氣錯位」共 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在東亞文化中,孩子常被「在場卻不被視為溝通主體」。 他們被用第三人稱談論——在他面前,說他,但不是對他說話。 語氣成為權力的位置。這篇文章從一位母親的敘事出發,揭開語氣錯位的日常構造,也試圖回到語氣本該存在的地方:兩人之間,而不是觀眾面前。
從資本語氣、教育語氣到療癒語氣,本篇文章剖析了當代語言中隱藏的「語氣錯位」現象— 那些看似溫柔的語句,為何總讓人點頭,卻也加深了對自我價值的懷疑。 這不是批評創作者,而是一次語氣的深度觀察: 語言可以是陪伴,也可能是包裹起來的要求。 重新學會用自己的語氣存在,也許是我們最難但最必要的修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