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審

含有「軍審」共 2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賴清德總統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強調因應中國滲透與軍中洩密威脅,引發社會對軍審制度的歷史創傷與未來轉型的討論。從戒嚴時代威權審判、洪仲丘事件促成的雙軌改革,到今日國安壓力下的政策逆轉,軍審制度面臨程序正義與效率的拉鋸。與中國強化軍事審判制度相比,臺灣如何在民主法治中重新定位軍審呢。
Thumbnail
臺灣政府宣佈恢復軍事法庭審判制度引發高度爭議,本文從歷史脈絡、現況分析、潛在意義及利弊兩面探討此政策轉變。恢復軍審可能因應兩岸關係緊張及國軍內部安全考量,但亦可能引發民主倒退、社會分裂及國際形象受損等問題。本文強調,此政策的成功與否取決於執行的目的和方式,政府需平衡安全與自由,並有效溝通以避免危機。
傑克-avatar-img
2025/03/15
恢復軍審的好處是在應對叛國與洩密的軍人有更好的懲罰機制,壞處是一但執政黨要這來打擊異己,就會重現白色恐怖時的情景.主要還是要看具體的配套措施如何,目前話還不能說死.但社會的撕裂已經造成,許多人高呼著民主倒退 威權回歸.這是來自於人民對執政黨的不信任,在野黨的支持者與執政黨的支持者已無法信任對方,每一次因某個政策而引起的顏色對立都是台灣政治圈的縮影.這次就算恢復軍審對國家安全有好處,但對執政黨的的支持度只有壞處,或許國家贏了,但執政黨已經輸了
NYUKO-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5
傑克 是的,軍審確實能在叛國或洩密更有力,但若成為執政武器,白色恐怖的陰影真的很難甩開,配套措施透明與否絕對是關鍵。社會對立已是事實,人民高喊民主倒退、威權回歸,反映的不只是對政策的擔心,更是對執政黨的不信任。藍綠對立本來就深,每個爭議政策都像放大鏡,真的必須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