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MeUpTieMeDown

含有「TieMeUpTieMeDown」共 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若童年創傷將導致一個人成年後的暴力行為,那麼女性應該毫無疑問地才是暴力份子的多數性別──基於女性在童年時期即已或多或少地經歷不同程度的性侵犯。然而,這並非統計數據所顯示的結果;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罪犯仍屬於男性,且超過一半的罪犯在面臨審判時將自己訴諸暴力與犯罪的緣由歸咎於「童年創傷」。
Thumbnail
avatar-avatar
傅元罄
不好意思,這只是我一點個人的意見而已: 現代對疾病史的研究,常常強調一種疾病是被「多重決定」建構出來的:身體/物質層面的感受和反應、社會文化觀念、政治策略等一起聚集,才有我們「常識」中的一種疾病。但我們的常識/醫學/科學都是可能有錯或有盲點的,而這種盲點可能來自某種既定的刻板印象或不公義的社會機制,所以我們當然可以反省某些疾病的觀念和描述是不公正的,像是您在這篇文章所做的這樣。 但是「1. 我們因為性別不平等的社會觀念與機制,導致『創傷』成為男人暴力犯罪的藉口」;與「2. 確實有一種反映在身體/物質層面(可以量化)的現象,我們的科學暫且不恰當的稱呼它為『創傷』,並在人的創傷與行為之間建立一種關係(這種關係不一定是絕對的,人還是有做不做出惡行的可能性)」,這兩者未必是對立的,也可以並行。你的結論說:「我們迫切解釋、理解、甚至拯救這個不可理解的深淵的努力,因此將它視為一種創傷──然而,若我們將此黑洞視為創傷,那充其量僅是在黑洞的周圍建立起一道牆,上面佈滿了各種替換成創傷的黑洞代名詞及形容詞,可是這道牆永遠不會成為黑洞本身。久而久之,這道牆內的黑洞是否會成為男性的暴力,而這道牆是否會成為保護男性與父權暴力的創傷之牆,是不可知,但是依然可見的──對這些受害於黑洞卻仍強迫自己將之解釋為創傷的無數女性而言,這點再清楚不過了」。我個人以為:這個說法有點太忽視2. 醫學/科學的努力。 不好意思,我是真的覺得這篇文章寫得很好,才會有一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