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垃圾帶

含有「太平洋垃圾帶」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長篇小說『 #複眼人# 』文本中提到的 #垃圾島# 是真實發生在太平洋的事件。海洋垃圾隨著洋流四處旅行,造成全球海域污染,經由潮汐、風與洋流的作用,海洋垃圾在各大洋中漂浮,經過長時間的運送抵達海洋中的平靜地帶而形成垃圾漩渦。
Thumbnail
海洋清潔工作在四個禮拜以前正式走入第二章。「海洋吸塵器」發明人正式告訴世界,他已經準備好要開始關水龍頭了。
Thumbnail
法蘭克-avatar-img
2020/03/04
這樣完整的報導 太驚人了 老實說我當初看到海洋吸塵器 也是覺得不切實際的那類人 看完 臉被打的紅通通的
在SOSreader平台寫作了一年半,最近有件事讓我難以忘懷地震撼及感動。前一篇關於海洋吸塵器的文章到現在為止共44萬次點閱——接近台灣總人口的2%。震撼的是這個令我起雞皮疙瘩的數字;感動的是台灣有這麼多人認真地關心海洋污染議題。
Thumbnail
愛的人生384-avatar-img
2019/07/24
https://medium.com/@flaneurdemare/海洋吸塵器-為什麼一下就死掉了-287de38d3c08?fbclid=IwAR0N6tiK5bLWIYuWFhIjLba5Vw7MpMpld7Xb2T5qg5fmCzYBIHXs1D4Wzjk 後續
鱸魚-avatar-img
發文者
2019/07/24
謝謝分享。這篇評論原文我早已讀過 。網上類似的 「事後雜音」 的確很多。首先我不同意這篇的標題 -「失敗一次」 不等於 「 死掉」!下面最新的 update 是來自官網 - 他們已經找出失敗的原因,而且於五月俢復後又出海測試了. 至 6/28 為止,一切順利。 從一開始這就是創舉,沒有人說它不會失敗。但如果第一次失敗就算是「死」 的話,世界永遠不會有人成功。至於吸塵不如止源,我只同意一半 - 為什麼不能兩樣同時進行 ?清除遠比止源困難,有人願意做這種不可能的骯髒事,有什麼不對 ? 這是官網,你可以自己追蹝最新進度 : https://theoceancleanup.com/updates/system-001-b-the-mission-plan/
身在被海包圍的環境裡,常常能到達海的區域,每次來帶著平常在店門口收拾別人亂丟垃圾的夾子跟垃圾袋好了,總會有東西撿。從何時開始不得不這麼想,並非出於偉大的心情。 沙岸上的植物 最一開始學到減少垃圾
Thumbnail
全球 25% 的食用魚體內都含有塑膠微粒 ... 「太平洋垃圾帶」是一個海上漂浮的塑膠垃圾島,面積為台灣的41倍。史無前例的打撈工作上周六正式展開。如果少數人不敢現在就站出來承擔,後果必然是由 70 億人共同分攤。
Thumbnail
Web5-avatar-img
2022/03/21
塑膠袋的使用,自身真的得少少或環保使用了
生活在台北,已經習慣垃圾隨袋徵收,自然習慣了垃圾分類,但是在香港,儘管隨處可以看見回收桶,卻沒有落實,在地鐵站的回收桶,廢紙桶內丟了塑膠袋,鋁罐桶裡放的是寶特瓶,問香港人為什麼?他說:反正分類之後,也是進入堆填區(掩埋場),幹嘛呀我?
Thumbnail
... 那些所有流進海洋的垃圾從來沒有消失。它們在被遺忘了幾十年之後,又重新整合集結成千萬大軍,出現在舊金山的外海,一直到 1997 年才被一個從夏威夷乘帆船回到洛杉磯的美國人無意間發現。
Thumbnail
libragnes-avatar-img
2018/03/29
您好,在閱讀的時候不經意發現似乎在『 毅 科學家們發現在海水裡浸泡 30 年的塑膠製品除了褪色易碎裂之外,它們 堅不拔 的特性完全展現無遺。』這段話中,第一個字好像不小心跑錯位置了
鱸魚-avatar-img
發文者
2018/03/29
應該是寫作的時候游標跑掉了. 原句是 "它們堅毅不拔的特性完全展現無遺". 已經修正了. 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