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Sreader平台寫作了一年半,最近有件事讓我難以忘懷地震撼及感動。前一篇關於
海洋吸塵器的文章到現在為止共44萬次點閱——接近台灣總人口的2%。震撼的是這個令我起雞皮疙瘩的數字;感動的是台灣有這麼多人認真地關心海洋污染議題。這篇文章在網路上完全是靠「一個大家都在乎的社會」分享傳播。這背後唯一的動力就是兩個字——「
在乎」。因為這不是一般的新聞,也不是一篇看完就可以忘記的新聞。
震撼就像電擊一樣,過了也許就忘了。可是感動不但會持續,也會傳染。那個後續的傳染力遠遠超過數字的震撼。
「海洋吸塵器」-清潔海洋的實驗拖船於9月8號正式出海。圖片來源 : The Ocean Cleanup
這麼多人關懷的議題,不能像離站的火車,出月台久了就漸漸被人淡忘。
剛好昨天一早看到一則很小的追蹤報導新聞,這是小船出了金門橋之後第一次看到她的消息 -- 至少美國還有一家媒體沒有忘記他們。看完我決定貼文分享這艘孤獨的海洋吸塵器現在的進度,這是一步不能不分享的突破。
前文提到過,海洋吸塵器在出海之前,整個設計理念與功效都是在電腦模擬中完成,沒有人知道放海之後是不是真的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畢竟他們已經開出一張22年後清除全球90%海洋垃圾的鉅額支票,這是一條不能失敗,也沒有回頭路的路。
成敗關鍵
研發了三年,海洋吸塵器整個設計理念完全建構於下面幾項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要件:
1. 攔油索必須自動形成一個U型口袋。
2. 攔油索必須靠著海面風速大於海浪流速的落差,讓垃圾自動投懷送抱。
3. 攔油索必須能夠隨風轉向,自動靠向垃圾最集中的地方。
4. 攔油索不能干擾海洋生物。
5. 垃圾堆積不能溢出攔油索。
6. 攔油索及上面所有的設備必須能夠經得起20年的風吹日曬雨淋。
放海測試的結果
以上都是產品設計紙上談兵的階段。現在1 : 1原型做出來了,第一步就是放海實驗。他們在距離舊金山一百海哩的地方經過三個禮拜的測試,除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一些無法修復的損壞和幾樣不確定因素之外,其他都完全符合電腦模擬的預期效果。
1. 經過兩天的努力,他們把一條固定繩索從中間貫穿整個 600 米長的攔油索。結果真的跟電腦模擬得一樣,那條攔油索自動緩慢形成 U 字型。這是設計理論第一次得到證實,之前所有的數據都是來自電腦。如果這一步失敗後面全部免談,這一步成功對工作團隊是非常大的鼓舞。
2. 第二步最重要的實驗是用拖船製造風速和不同的風向角度,結果證實攔油索會自動往風速最集中的地方轉向。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因為垃圾會自動漂向風速最強的那個點,所以攔油索必須能主動找尋那個集中點。這是第二步的成功。
3. 第三步,也是整個吸塵器的設計精華,就是垃圾會自動投懷送抱。前面提過這個理論的重要依據是風速大於海流,所以攔油索會追上垃圾。因為他們距離
太平洋垃圾帶還有一千公里,沒有真正的垃圾可以做實驗,工作團隊只能用一些裝有感應器的浮球收集最基本的資料。大部分浮球都完全依照設計,自動湧入 U 型口袋的正中心,只有少數例外。例外的原因現在無法確認,不過真正的收集效果必須要到戰場上才能確認。
4. 吸塵器會不會傷害到海洋生物,一直是最難用電腦模擬實驗找到的答案。所以這一次也有海洋生物學家隨船觀測。舊金山外海做的這三週實驗之中,他們一共有五次觀察到海洋生物出現在附近,但是很快都自動迴避。因為吸塵器移動的速度非常緩慢,海洋生物有足夠的警覺和時間迴避。
5. 攔油索本身及上面所有的設備,在拖行了一個禮拜之後幾乎完全沒有損壞。不過下緣的裙擺有兩處撕裂,這會影響到垃圾的收集,也成為任務是不是失敗的關鍵。
事先沒有想到的問題
因為裙擺出現損壞,工作團隊發現在飄蕩的汪洋大海之中,根本沒有辦法進行修補或更換任何損毀的器材。在風平浪靜的舊金山碼頭這些都不是問題。到了沒有工作平台的汪洋大海之中,即使是非常微小的零件都沒有辦法更換。
所以如今面對的問題是回頭到舊金山修補,還是繼續勇往直前帶傷赴戰場?
其他的不確定性
他們沒有實體垃圾可以做實驗,也不可能在大海裡撒下成千上萬的浮球。第二個困難是必須要在吸塵器工作數月之後才能知道垃圾到底會不會滿出來。這個取決在於海象天候,也在於搜集的風速和海流的落差。
另外一個不確定性是這個吸塵器到底能夠維持多久,工作多久?
不過整個計劃本來就是充滿不確定性。畢竟這是拯救地球而不是商業投資,兩者不能用同樣的風險因素來評估。救援不能在乎成本也不能在乎風險。歷史終將回報勇者。
最後決定 – GO!
繼續孤獨駛向戰場 圖片來源 : The Ocean Cleanup
10月3 號那天,工作團隊跟鹿特丹的總部開了兩個半小時的
視訊會議。最後的結論是 :
勇往直前、帶傷赴戰場。工作人員在裙擺下面綁了鉛錘,用繩索大致做了一些修補,又花了一天的時間把那條貫穿攔油索的固定繩索取下來,讓它恢復直線利於拖行的形狀。
在10月9號那天 - 這是另一個偉大的日子也是下一個重要里程碑,這條孤獨的小船就繼續拖著攔油索帶著傷,毅然決然駛向一千公里以外的戰場。
再下去就是真槍實彈的戰埸。未來的三個月——包括感恩節、聖誕節和新年,這條小船和巨大的吸塵器都會在汪洋大海中不停地工作收集資料。他們是不會有假期的。可想而知他們又會被人們遺忘一段時間,不過重要的是歷史不會遺忘他們。
在您讀這篇文章的此刻,小船正帶著一點傷,勇敢駛向戰場的途中。